第二十三章 南北乱世风云起
第二十三章 南北乱世风云起

公元579年,历时三年的周齐之战即将落下帷幕。

北周武帝宇文邕北连突厥,南和陈朝一同攻占北齐淮南,在经历河阴、平阳之战后,北齐早已筋疲力尽,内外中空,宇文邕率兵直逼都城邺城。

这最后的邺城之战,不过是走个过场,北齐早已是北周的囊中之物。

北齐建国已27余年,期间兄弟反目,外戚专权,佞臣贼言,弟嫂通奸之事数不胜数。这个短命的国家,只消27年,便在历史的舞台上匆匆谢幕。

杨坚带着妻儿赶到建康时,宇文邕早已北上,建城历经三年战火早已是杂草丛生,白骨遍野,血流成河。

街道旁的屋栏门窗早已结了无数层的蛛网,杨广随母亲坐在马车里,看着满地森然的白骨,不禁干呕起来。

独孤氏倒显得十分淡定,她轻轻将头收进来,她出身兵家,自幼便嫁与杨坚,多次与他并肩作战,这样的场景早已见怪不怪了。

她看了一眼在一旁呕吐的幼子,美丽的眸子里闪过几丝担忧,她倒不是怕他生病,她是怕,她与杨坚的儿子,将来一定会是战场上的骄子,如今却这样呕吐起来,要知道,战场比这里要恐惧百倍。

“停车。”她掀起乳白色的幔帐,车夫勒住缰绳,马车慢悠悠的停下来。

杨坚回头看着幔帐后母子的举动,剑眉星目,满眼的不解。

独孤氏轻抬起杨广的头,他的脸,早已苍白的无半点血色。

“母亲”他声音微弱。

“阿英,你去把那具头骨给母亲捡过来。”独孤氏看着杨广,手却指向了马车外一具杂草掩盖的尸骨。

杨广睁大眼睛看着独孤氏,惊叫出声:“母亲……”

独孤氏并不理他,只冷漠说道:“你若是我独孤迦罗的儿子,你就必须去捡。”

独孤的语气坚定,他拒绝不得。

杨广下了马车,向着那具白骨缓缓走去,虽只剩白骨却还是能看出来那人面目狰狞,杨广全身不可抑制的颤抖起来。

他想逃,却想起母亲说过的话,他站在那儿,阵阵的反胃让他不敢上前。

“阿英,快点儿。”身后传来母亲的催促。

杨广深呼出一口气,闭着眼上前抱过头骨,大步向着母亲走去。

他每走一步,全身就颤抖一下,他虽惧怕,却不得不去做。

那一年,他十岁。

杨坚因为前方战事混乱,为保妻儿平安,他在建康处与妻儿分离,他往南前往邺城。独孤氏则带着杨广往南去了陈国的新安郡。

已经过去了五个时辰,杨广的脸色还是极其苍白,独孤氏拉过杨广的手:“阿英,身为将帅之子,你最不应害怕的就是尸骨,总有一日,你会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的。”

杨广将头深埋进独孤氏的怀里,轻声道:“母亲,我明白。”

到达新安郡时,迎接他们的是新安郡新上任的太守,因陈国与北周联手抗齐,杨坚又是北周的大将,陈国的太守对杨氏母女也是很客气的。

新安郡太守将杨广母子安排在贺城上直街一处繁华的院子里。

杨广记得,刚进贺城时母亲牵着他站在贺城的城门处。

贺城雄伟壮丽,城前有四个门口,门前护城河里的水是从灵岩山上引下来的,贺城随着灵岩山的走势蜿蜒起伏,从远处看仿佛一直延伸到天际。

“哇!”杨广忍不住赞叹道。独孤氏却轻轻笑起来:“阿英,总有一日,你要得到这座城。”

独孤氏知道,杨坚绝不是只想做一个会打仗的将军,而她,也志不在此,她嫁给杨坚,看上的就是他那份雄心抱负。

杨广一夜睡得浮浮沉沉,脑海里总是白日里抱起的那具头骨。

天还未大亮时,他便起身去了书房。

侍女给他点了蜡烛,他执起笔,在纸上凝神的练着字。

天大亮时,杨广吩咐侍女去请先生过来。

没想到反而没请先生过来,他却被母亲叫到了前厅内。

他一夜未曾睡好,眼窝处出现了两抹淡淡的黑色。

他刚进前厅时,看见先生在一旁跪着,头埋得极低,拄在地上的双手也在颤栗着。

他跪在地上对独孤氏请安,问道:“母亲将先生叫来,是为何事?”

独孤氏的脸上余怒未散,只听她说道:“先生,我请你来是为了让你教会英儿兵书战略,而不是教他吟诗赏月。”

杨广看着母亲将那本《诗经》狠狠砸向老师,忙解释道:“母亲,是儿逼先生教的。”

杨广刚还在想书桌上的《诗经》去哪了,原是到了母亲手里。

母亲最不喜欢他看这些东西。

“英儿,不准为他狡辩。”杨广有些恐惧的望着母亲,她会如何处置先生呢。

一旁的先生早已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独孤氏将一旁的长剑扔给杨广,杨广本能的接住,剑柄凉的吓人。

“阿英,杀了他。”独孤氏语气冰凉,先生下的抬起头来,冷汗直流, 头埋在地上,颤声道:“夫人,小的知错了,饶命啊,饶命……”

杨广的手猛地颤抖起来:“母亲,儿求你,饶过先生吧。”杨广将头生生的砸在地上。

“阿英,今日你若不杀他,母亲就死在你的面前。”独孤氏也并不是必须要那位教书先生死,她不过是想要练一练杨广的胆量。

一个人,一个以后要杀人的人,最忌讳的就是心慈手软。

他最在乎的人可能以后就会是他最大的敌人。

杨广知道,母亲说话,向来是言出必行的。

他从地上慢慢的抬起头来,他拼命的忍住眼里的泪,一步一步向着先生的方向挪过去。

先生爬在地上一寸寸的后退着,口中还在求饶着。

“英儿,身为杨家的儿子,你必须要做到。”母亲的声音又在身后想起。

杨广闭眼,将长剑刺入先生的胸膛,他分明听见骨肉分离的破碎声,教书先生的血喷涌出来,他眼前血肉模糊,一袭白色的长衫被染红。

先生面目狰狞的向后仰去,嘴里还说着什么,杨广已经听不见了。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杀人,杀得还是他的老师。

他回过头去,扔下长剑,撕吼道:“你们可是满意了?”

他转身跑出去。

巧荷走到独孤氏的身边道:“夫人,需要派人去看着少爷吗?”

独孤氏看着那么身影越来越远,说道:“不必,这只是一个开始。”眼神却久久收不回来。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