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先天
第四十四章 先天

天地灵气渐渐的趋于正常,夜空依旧是晴朗的。

杨易在屋子里面静静的盘膝打坐。蓦地心头泛起了一阵狂喜。

不仅经脉变的宽阔坚韧,就连丹田也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十几滴液态的真气沉在丹田的最深处,采用内视的功夫,可以看到丹田的颜色似乎也变了一丝,竟然在外面镀了一层浅浅的黄色。

这些或许还不是让杨易兴奋的地方,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似乎变得很强大,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而且听觉似乎更加的敏锐。现在可以清晰的听到外面有四个人的气息。

要是在以往,杨易根本不可能感受的外面有人,这些都得益于天池怪侠的突破。

杨易原本体内的真气鼓荡,根本不受他的控制。可是受了天池怪侠突破的影响,跟着占了大便宜,现在他的情况比较特殊。论对武学的感悟他比不上老一辈的高手如莫何李道然之流,可是单论内力已经是不相上下了,更可贵的是他丹田里的液态真气,那可是只有先天高手才有的,他现在就有了,在同样的后天高手中,论内力的持久谁也不如他。

打个比方,同样的一块木头,体积一样,可是其中的一块里面藏了铁,你说他能不比别的重吗。当然了,藏了铁的木头他还是木头,只是和普通的木头多了些不同。

也是杨易的机缘好,但是如果不是当时他的情况特殊,恐怕以他的功力,只是能多吸收些内力罢了,至于液化真气,别说是他,就是功力比他高的,都不可能。因为如果不是天池怪侠险些的走火入魔,突破的时间稍微多一些,天地灵气汇聚的多,也不可能造成灵气大量的被他吸收,也是他们的功法一脉相承,他吃了灵药的缘故。否则也是万万不能。

天池怪侠给他服的是万年石乳。

据说是突破后天和先天壁垒的灵药,可以加快真气的液化,也可以减少走火入魔的可能。当然了他的功效不仅是这些,在江湖上可以说是只是听闻,根本就没听说谁见过,也不知道天池怪侠哪里寻来的,准备给自己突破时服用的,没想到便宜了杨易,弄的自己险些功败垂成。

杨易是不知道这些的。更有一点他虽然是没能更多的吸收灵气,但是幸好没过多的吸收,否则的话他可能因为灵气过多而承受不住,他毕竟不是后天的巅峰,离先天的境界差的不知多远,强行的提升内力,反而会适得其反。

不仅是因为心境没提高,光内力深厚了,真气充足了,控制起来也是问题,就算了真气的液化也是有限度的,没达到那个层次,想拥有那个层次的能力,岂非是天方夜谭。能有十几滴液化的真气已经是极限了。

屋子外面,天池怪侠看着远去的老僧,心头泛起了奇怪的感觉,这个老僧很不一般,就是自己现在的水平,还无法看透他。难道他也是先天的高手不成?如果光是看他离去的样子,比之莫何李道然等人只是强一些,但是最多和自己没突破以前相仿佛。可是他的神态和身上的气息,自己都无法看透。

或许他修习了什么秘法,让人无法察觉吧。既然老僧没什么恶意,虽然说了一些奇怪的话,但是天池怪侠的心理明白,自己的一切恐怕老僧都知道。

孙铁嘴也是看着老僧离去的方向,陷入了沉思。

李道然看着天池怪侠,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可惜却不敢问,江湖毕竟是讲实力的地方,他怕天池怪侠一个不高兴,随手灭了自己。要自己后天和先天的差距有多大,以前他就不是天池怪侠的对手,现在吗,恐怕是十个他李道然都不够人家杀的。

仿佛是看出了这位江南神魔的心思,天池怪侠笑着道:“李兄看样子有些话想问我,还请名言。”

“这……,”李道然虽然是满肚子的疑惑,但是他也是老江湖了,事情关系到人家的隐秘,如果怕秘密泄露,来个杀人灭口,自己岂不是在找死,想到这里,李道然故意有些赧然的道:“我想请教一些修炼上的问题,不知道可以为在下解惑吗?”

一句话,说出了几个人的心声。要知道面前的人再也不是以前和自己等人一个层次的后天高手了,一入先天,宛如鲤鱼跃龙门,不说是天地之差也差不多。突破的经验和感悟如果可以听闻,胜过自己苦练几年。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当世的有数高手,达到后天的巅峰都已经好几年了,一直没能突破,也不知道差在哪里,如果能得到一些指点,说不定很快就会突破。

古往今来,多少人止步于后天的巅峰,那些人哪个不是杰出之士。没有人指点,没有机缘,一辈子无法突破,也是很正常的,要是光是功力够了,就能突破,岂会百年来无人突破后天的壁垒,达到先天。

仿佛是心情不错,天池怪侠闻言点点头,“大家都是多年的旧识,不必客气。”言罢回首对着屋子里道:“杨易,怎么还得师父请你出来听吗?”

杨易不知道天池怪侠刚刚已经突破了先天,但是他也并不是傻子,知道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用心一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当下闻言忙推门走了出来。

他这一出来,顿时所有的人都是大吃一惊。

屋子外面的莫何等人根本没发现屋子里还有一个人,要知道虽然他们都是把心思放在天池怪侠的身上,但是以他们的听觉,发现不了的人,只有一个情况,对方的内力不在自己等人之下,隔着墙才能不被发现。

尤其是现在的杨易站在那里,光是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就不弱于自己,已经说明了什么。杨易才多大啊,二十来岁,武林中的天才人物,达到后天巅峰最早的也得三十岁左右,杨易岂非是天才?可是莫何孙铁嘴知道,杨易虽然是很突出的了,但是要想达到这个境界,最少也得七八年的苦修。肯定是有了什么奇遇,否则不可能一两天不见,就会进步这么多。

而杨易看着面前的青年儒生,淡淡的笑着,除了师父还有谁。杨易自己知道,小时候师父就是这个样子,现在自己都长的大了,十几年了,师父一点样子也没变,不,应该是比头些年还年轻了许多。

最近几年,师父因为达到后天的巅峰,离突破只是一层纸的差距,身上的气息不稳,所以即使自己站在他的面前,也仿佛看不清楚他的样子,就在今晚见面的时候,自己竟然连他身上的衣服都看不清,可现在就好像面前站了一个普通人。

怎么不令人惊讶?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