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筵席
第六章 筵席

李家住在玉江镇上。玉江是镇墨国的边境的一个小镇,背靠白山,玉江湍急地从前流过。玉江镇相当的小,只有一条街道,从街头到结尾,在包括那些狭窄的的街巷,要走完整个小镇只要一个上午。镇上只有十几户人家,所以整个小镇几乎人人都是相互认识的。

李家是玉江镇上最富有的人家了,林瑶也是现在的李雯儿,是李家唯一的女儿,在她上面还有一个在外地做官的哥哥。

可是她却一直不知道李默是做什么的。问了小桃,小桃也是含糊地回答,再问,小桃就直接推脱有事,逃也似地跑了。

心中虽是疑惑,却也懒得再去想了,好不容易有了个归属的地方,何必呢?

李雯儿回来的第三天,李家在李府门口大摆筵席,邀请了玉江镇上所有的人。

当李雯儿站在门口接受他们的祝福的时候,看着他们热情地喊着她的名字,在她衣服上贴涂了浆糊的叶子(当地风俗,表示驱邪),她除了微笑着说谢谢,就只能尴尬地站在那。

她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但她却很喜欢小镇上的每个人,他们都十分友好,人与人之间就像亲人一样那么熟识。她有些羡慕他们,却说不明为什么。

等大家的祝福完了后,小桃领着她到女眷的桌上一起吃饭。还没有走到位置上就有镇上的妇女起身来,牵着她的手拉着她坐到位置上。李雯儿有些害羞,可心中的却感觉很开心。

吃饭的时候,会有镇上的男子时不时站起来高声唱上一段,大致的意思是说李家有个好姑娘,感谢老天让她平安归来,愿李家全家和和美美。他们的歌声婉转粗犷,每当他们唱完后,大家都会举起酒杯朝他们敬酒。

妇女们喝的都是果酒,酒味不大,味道香醇。李雯儿觉得这酒味道酸酸甜甜的,就像饮料一样,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筵席接近结束的时候,那些要离席的人会走过来送给李雯儿一个小礼物。大多是从玉江里捡来的小石头磨成的珠子串成的手链或者项链,或者是玉江特产的一种贝类的壳做成的各种手工品。

等大家都散去了,李雯儿收到了整整一盒子的饰物。

王氏和李默陪在李雯儿的身边目送那些离去的人,李府的下人则开始忙碌的收拾。

“雯儿,感觉怎么样?”李默问。

李雯儿不知道李默问的是什么感觉,只得把自己心里想的说了出来,“他们之间都是亲人吗?感觉人和人之间好亲切啊。”

李默听了她的话,笑起来,“玉江镇每户人家都是不同的姓。他们是十几年前流落到这里的流民,那时候墨国内战打了三年,很多人为了逃避战争,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后来他们之间互帮互助,才有了现在眼前的玉江镇。”

“爹,那我们家呢?我问小桃,她都不肯告诉我。”

“呵呵,小桃是个好孩子。她也许是怕你伤心才没有告诉你,不过你既然不记得那些难过的事,就不要记得了。你只要知道你是我李默的女儿,就足够了。”

李雯儿听了这话心中忽然有些难过,她伸出右手挽住李默的手臂,笑着撒娇道,“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然后用左手挽住王氏的,“只要爹和娘永远在我身边,我就是最幸福的人。”

王氏在一旁柔柔地笑着,可眼睛里含着些许忧愁,“说什么傻话,以后你可是要嫁人的。”

“那就不嫁了。我要陪在娘的身边。”李雯儿嘻嘻地笑着。

“你啊,小傻瓜。”王氏笑着对她摇摇头。

“对了。爹,哥哥会回来看我吗?”

其实对于这个哥哥,李雯儿其实还是蛮期待的。前世的时候有个弟弟,总是她来照顾他,帮他收拾残局,所以那时候她超希望有一个哥哥或者姐姐然后感受一下被罩着的感觉。

现在终于如愿了,可是却听小桃说,她哥哥李焕入仕后李雯儿才一两岁,再加上李焕在外地做官很少回来,所以两兄妹并不亲。

“焕儿来了信,说他很想见见你。不过,最近天灾频繁,他要处理政务,明年玉江融化的时候他才会回来。”

“可是要过年了呀。”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底了。

“那也没办法。”李默也叹了口气。

说到这里,王氏的眼睛已经有些微微泛红,拿起袖子轻轻擦了下眼角。李雯儿知道提到了她的伤心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便说,“爹娘你们进去吧,外面风大,我来送他们就可以了。”

李默看看她,微微笑着点了下头,然后扶着王氏走进去。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