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观其妙语
第六十八章 观其妙语

人的所向,是趋近那片远处的大海,跌入其中,消融其中,获得全然的究竟,人们只是走在路上。

尼采说:“有些人知道如何利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沃土。而其他一些人则只会随波逐流,像软木塞一样漂来漂去。”

其实,活在这个世上的每一个人,在我看来,无疑都是一枚又一枚的软木塞,离开了属于它们自己的瓶子,到处漂泊,寻找着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归宿。灵与物不平衡的世界,肉身寄身于狭隘缝隙。

我们在这个世界里寻寻觅觅,找寻着自己的目标,想要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一个无尘世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追求。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人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有自己的理解。一味地模仿,一味地抄袭别人,就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对这个观点抱着极大的怀疑,没有人生来就该做什么,是循着铺好的路轨行驶下去,还是“出轨”,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这完全取决于个人。

出于对困境的本能反抗,我们会找出很多的理由,很多的借口,将失败、不如意全都推责于借口之上,丝毫不思量是否是自己的心中天平已发生了倾斜。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说得多么好听,生命所不能承受,有什么是人不能承受的?生老病死?还是生离死别?亦或是万念俱灰?

其实,人是最脆弱,却又最坚强的生物,虽然生命短暂如昙花一现,可是精神世界却强悍如百折不挠的山峦,自始至终都存在,无论经历了什么,即使崩塌,也能在时间长河的流逝中缓慢却是坚强的站立起来。

曾经刚硬而无可琢磨的人,在时间磨炼中渐渐呈现朴素,平淡,平常,这条规律在很多人身上得到印证。生活不断删减和简化,心得到澄清和明确,世间渐渐成为另外一种样子。

“生是为死亡而做的一种准备,一种训练。”如果把生命认知为用以完成任务的工具和手段,那么这个颠覆性的觉知,将会使人对世上一切事物的重要性进行全新的理解和排序。

生命,一个充满希望的词汇,让人仿佛看到了人类的生生不息,推动着世界的巨轮向前行驶,推动着人类的精神文明不断的发展。

自打我们出生,来到了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已经用我们的物质形态向世界宣告了我们的存在,虽然渺小,但却并不微弱。

虽然细微,却并不轻巧。我们的生命寄予了父母的厚望,我们的生命承受了师长的关怀。

盛世浮生,我们唯有用生命的行动,让时间的流逝见证我们每个人的不平凡。因为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的是我们!

流光一瞬,光华一刹,唯有抓紧当下,活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不平凡,才不枉来到这个世界一遭。

静赏庭前花开花落,抑或坐看天边云卷云舒,取决于的只有自己,别拿万事当借口,最大的借口一直都是自己。若无相衬,也不枉费;委婉幽喑,无言以对。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