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唐僧的第一场战役
第十八章 唐僧的第一场战役

杨利在土山旁待了两天,看戏都看的心烦,这时泰安县令王德福寻到此处,要接杨利去泰安县接风洗尘。杨利和张三说了一声,和王县令去了泰安县。

酒席上,杨利告诉王县令自己的通关文牒都被山贼给抢走了,要他禀明皇上,发兵去剿灭山贼。王县令一听自己的辖区里有山贼,还抢了这位和尚王爷的通关文牒,这要是报上去岂不是自己的政绩考核就完蛋了吗。当时就拍着胸脯说道:“王爷大师请放心,不就是几个山贼吗,还用得着去惊动皇上吗,我叫刘县丞带人去把他们抓回来就是了。”

杨利说道:‘我见到那帮山贼有三十多人,个个凶神恶煞一般,你们能排去多少人呢?”

刘县丞说道:“王爷大师,我有衙役六十余人,县令有衙役三十余人,加上乡,里,村,保,凑上两三百人,没有一点问题。”

杨利一听来了精神:“好,我们明天就去上山抓贼,敢抢我,我要一个个的剁了他们。”

第二天,县衙门口集合一支五花八门的杂牌军,最前面是杨利,王县令,刘县丞三人骑着高头大马,腰上挂着朴刀,后前是三十个衙役,手执红黑水火棍。再往后是五十名衙役,个个腰带朴刀,手拿铁链,。最后是一百五十名当地的壮丁,有拿铁锹的,有拿木棍的,还有拿着粪叉的。

两百多号人给杨利壮了胆,耀武扬威的骑在马上,领着这一帮人马去了山里,记得山贼出没的大概方位,直接向那边去了。

太阳越升越高,山路也是越来越难走,衙役老爷们平时哪里吃过这般苦,早就一个个狼狈不堪了,衣服凌乱,步履蹒跚。有的帽子歪戴着,有的更是摘下来当扇子用,走到中午,杨利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带干粮,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大家吵吵嚷嚷的要吃饭。

王县令也慌了神:“王爷大师,我们这次看来是没有准备好,要不我们先回去,明天带上吃的,再来抓山贼也不晚。”

杨利无奈,只好退兵。

第二天,还是这帮人马,只不过多了几辆大车,上面拉的都是粮食和水,一群人浩浩荡荡又一次进了山,

天气不错,没有那么热,太阳躲在云彩后面,空气中有着一丝的凉爽。杨利这次更加有派头了,策马走在最前面,到了午饭的时候,杨利高喊:“全军休息,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王县令跑到后面,一会又跑了回来:“王爷大师,我们。。。。我们忘了带锅了。”

杨利眼前一黑,差点从马上栽下去,这算什么领兵打仗,简直是出来旅游了:“赶紧,派两个人骑马回去带来锅,要不然不用打,就都得饿死在这里了。”

等吃过饭,继续上路,经过两天的跋涉,终于到达了山贼出没的地方,一个向导给指了指方向,说那边山头上有个寨子,里面住有一帮山贼。

杨利当时就下令,全军戒备,向寨子进军,等到了跟前杨利有点傻眼了,坚壁高磊,地势陡峭,易守难攻。

寨子里的人看见了一大群官差围了过来,立刻开始准备战斗,大头领方有粮一看就是只有几十个官差,一百多壮丁,立刻领着人马就冲了出来,前面是三十匹马队,个个带着长刀,后面有五十余人的步卒,有二十把长弓,三十多只长枪。这哪里像是山贼,简直就是个小型的军队。

王县令和刘县丞立马就看出事情不妙,手下的衙役们更是个个心惊胆战,对付老百姓还可以,这是打仗,他们腿肚子都软了。两边对垒,气势高低立判。

可杨利不明白啊,还仗着人多势众,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山贼,杨利拔出朴刀,开始下命令,:“全军冲锋!”扮成大将军的摸样第一个冲了出去。

王县令刘县丞还有手下的官差一个个掉头就跑,杨利冲出去发现不对劲,就他一个人往前冲,跑出去二十米立刻圈马又回来了,佛塔帽也掉了,跟着逃跑的队伍狼狈而去。

那边的方有粮还没有弄明白怎么回事,这边的官差,壮丁,跑的一个也不剩了,还留下两车的粮食。

山贼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他们这是干什么,给我们送粮食来了吗?”

“一定是他们的诡计,粮食肯定有毒,不能吃。”

“那两头拉车的驴可以吃啊,驴不会有毒吧。”

“这驴肯定也有毒,一定是把毒药从驴腚里塞进去了。”

。。。。。

杨利追上王县令:“你们怎么回事,不去抓贼,连个招呼都不打就逃跑,太不够意思了,我要到皇上那里去告你。”

王县令:“王爷息怒,这怨不得本官,你没见那些山贼实在是兵强马壮,我们这些人上去,不够他们砍啊,本官这就回去请旨调兵,把他们赶尽杀绝。”

回到县衙,王县令连饭都不顾的吃,立刻开始写奏章。

王县令写了一个时辰,把写好的奏章拿给杨利看,杨利接过来:“泰安县令呈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近日有一伙流寇来到县内泰山一地,占山为王,聚众百人有余,被臣发现,正巧皇上的钦差玄奘王爷路过本县,与臣一同前往捉拿山贼,会同刘县丞带领全部捕快50余人,与山贼厮杀一天,在抓捕山贼的过程中,王爷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堪为表率。怎奈敌众我寡,不得已退了回来,为了大唐的江山,还请吾皇发兵,剿灭这帮乱臣贼子,还黎民以朗朗乾坤。泰安县令王

杨利一看就乐了:“行,看你这般给我的脸上贴金,不追究你了,快快呈报上去吧。”

五天的时间,圣旨到了,李世民让山东的节度使派来五百官兵,由杨利任剿匪大元帅,由原骁骑都尉陈龙任副元帅,前去剿匪,同时下了一道圣旨,斥责杨利:“让你往东你往西,让你打狗你撵鸡,剿灭山贼,速速西去,不得有误。”

杨利谢过皇恩,开始顶盔冠甲,待到点齐了兵马,杨利这次才感觉带自己有了真正的派头,五百将士,盔明甲亮,旗幡招展,每一步迈出,都带有一股腾腾的杀气,领着这群人去灭几个山贼,那是手到擒来。

带领士兵再次来到山寨前,安好自己的营寨。开始叫阵。这次方有粮可是闭门不出了,杨利不断地派人前去骂阵,对方就是不出来。

杨利立刻让剿匪副帅陈龙区攻打山寨,陈龙说:“王爷,山寨过于陡峭,这五百人不等上去就会被他们给砸死射死,我看到我们是顺风,用火攻岂不是更好,大火一起,烧得他们片甲不留。”

杨利立刻同意。于是陈龙命令五百士兵除了留下一百人警戒,其余的全去砍树枝去了,一会功夫,兵营中的空地上堆满了树枝,士兵们把树枝扎捆的扎捆,浇油的浇油,忙的不亦乐乎。

方有粮在高台上看的清清楚楚,这是要放火呀,那么多的树枝抹上油,还不把各位好汉抖烤熟了,马上叫来手下的骑兵,亲自带队,带上火箭,去袭击杨利的军营。

辕门一开,三十匹马就冲了出来,直奔杨利的军营而来,警戒的士兵立刻报警,长枪兵马上站成一个方队,准备迎敌。但是这三十匹马根本就不往他们跟前去,绕开长枪队,直接冲到营地边上,火箭点燃,一阵箭雨就射向了那些捆好的树枝。

杨利听到外面的动静,以为开始进攻了,从大帐里出来,背着手,迈着方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山贼灰飞烟灭。。。。。”其实他就会这一首,上次刚说了大江东去,就被撞倒水里了。这次刚说到飞灰烟灭,自己的军营就烧起来了,士兵们哭着喊着往外逃。

嗖,一只火箭射在杨利的紫金盔上,上面的红英立马着了,杨利头顶烈火掉头逃窜,正撞上跑过来的陈龙,他的屁股上也冒着烟:“大元帅,快走,在这里马上就要烤熟了。”

几个亲兵护着杨利慌慌张张的跑了出去,方有粮带着骑兵们拔出长刀开始追杀,真是兵败如山倒,逃兵们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最后方有粮追击了一阵,带队回去了。

杨利重组残兵,发现损失了一百余人,除了长枪队以外,兵器大多都不见了。杨利这会儿郁闷透了,怎么别人穿越过来打一仗赢一仗,自己打一仗败一仗,眼看着天色将晚,杨利正准备收兵回县城,前面道路上突然走过来一个人,一身僧衣宽袍大袖,一脸笑容神采飞扬,白净的脸庞四四方方,浓浓地眉毛,高挺的鼻梁,背着一个月牙铲,向杨利他们走来。

杨利问道:“你是什么人?”

那和尚道:“我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因为犯了天条,被贬下届,现在一心向佛,想寻个正果。”

杨利一听大喜,tmd这乱套也有乱套的好处,现在三徒弟来了,拍死几个山贼跟拍苍蝇一样:“我是当今皇上派往西天如来处去取经的玄奘法师,你要是护我取经,我保你修得正果。”

那和尚心道,这么容易就混进去了,还以为要费一番口舌呢:“你真的是玄奘法师,那我护你取经,你就收我为徒吧。”

杨利说道:“好,不过你要交来投名状。”

“头明撞?撞啥?”

杨利:“前面有一个山寨,里面有一群毛贼,你去拍死他们,就可以跟我西去了。”

那和尚一听,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几个毛贼,看我手到擒来。”说完,驾云而起,惊得陈龙一屁股坐在地上:“原来真的是神仙,我们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杨利再次领着人马去了山寨,刚走到近前,就见那和尚拿着月牙铲照着辕门一挥,整个辕门就被打飞了,后面高台上的方有粮妈呀一声掉了下去,摔得有上气没下气。

卷帘大将发了威,乒乒乓乓一通打砸,把整个山寨敲得零零碎碎,山贼们是横尸遍地。

杨利也拔出刀,指挥着四百残兵杀了进去。边追山贼边喊:“我让你们抢我,我让你们烧我。。。”

“过瘾啊,打胜仗真是过瘾。”杨利站在高台上美滋滋的笑着:“以后你就跟着我吧,我给你个名字叫沙悟净,取了真经,给你正果。”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