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早有预谋
019 早有预谋

北宋在同一年的时间内一举攻下了蜀国,宋太祖赵匡胤下令蜀国皇帝及家眷全部到京城,而蜀国的花蕊夫人早已被宋太祖看中,而他的胞弟晋王赵光义无论如何不敢染指花蕊夫人,

但他心里却一直挂念着一个人,记得上次江南之行,见到的那名女子,年纪不大却堪称国色,他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如今蜀已灭,江南美女多,于是他决定向皇帝大哥提议下一个要灭的国家就是南。

而此时他的心腹手里拿着几幅画禀报:“禀王爷,美人图已经画好,请王爷过目。”

晋王此时已经来了兴趣:“快,给寡人打开看看!”

“是!”画卷在心腹的手里缓缓打开呈现在晋王面前,晋王的眼睛都直了。画上一个女人轻盈美丽,正在月下喂一只雪白的信鸽,身边香雾飘杳,如同月宫的仙子。

“像,像,太像了!真个小仙女呀!画得好,画得好呀李六。”赵光义大声夸赞道。

“这小姐长得这么像花蕊夫人呢?活脱脱地就是个小花蕊夫人呀!”

“是是是,王爷的眼光还会有错吗?”李六赔笑道。

“你们打探到了周小姐的行踪了吗?”晋王正细细地抚摸着画像上的少女。

“属下已经打探到了,周小姐如今在唐后宫里。”

“好,那我明日就奏请皇上讨伐江南,小美人,咱们很快就会再见面了。”晋王得意地说。

谁知第二日皇帝却不同意攻打南唐,“皇上,臣弟认为将士们将蜀国攻下,此时士气正胜,不如趁此时机攻打江南,南唐向来重文轻武,再加上江南国主偏安一方久矣,

从此次他不愿派兵援蜀可以看得出来,他只贪图一时的安定,毫无远见,若此时攻下唐是最好的时机。”晋王上向皇帝禀报。

“光义,你此言差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大宋的将士已经牺牲不少,且财力物力均由江南年年上贡,才能打胜战,如今为攻打蜀国已消耗不少财力,所以朕认为此时不宜攻打江南。”

“可是,皇上!”晋王不死心。

“好了,此事勿须再议,你退下去吧。”皇帝一挥手示意他退下。

“是!”赵光义心里极其不甘地退下,心想大哥你如今有了花蕊夫人,弟弟我身边只有一个北方大妞,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近日国主正在为姐姐作诔文,全国上下也无不悲伤,不想姐姐竟然如此受到江南百姓的爱戴,而我则将《金刚经》抄写了十遍,送到圣尊后的寝宫中,不想那日是我去的时候,

她竟还躺着,看来她还没有完全从悲伤中好转过来

“旻旻参见圣尊。”我和小昭下跪行礼。

“哦,是旻旻来了,快起来吧!”圣尊后让身边的人将她扶起来,宫人在她的身后放了一块丝帛圆形靠垫,见她形容憔悴,原本神采熠熠的双目如今也暗淡无光了。

“圣尊后,近来旻旻研抄《金刚经》十篇,献与圣尊后!”我将《金刚经》呈现在她的面前。

“咳咳咳,旻旻啊,哀家感谢你来看望哀家,更感激你的一片孝心。哀家知道这段日子,你一只陪在从嘉身边,一直安慰他,没想到对我这个老太婆也是如此有心哪!

你年纪轻轻竟能如此,实属难得呀!”她说完又咳了几声,“来人啊,将这十篇《金刚金》贡奉于佛像前。”

“圣尊后,您要保重身体呀。”我上前轻拍着她的背。

“这孩子,你去陪陪从嘉吧,娥皇去了,他看到你心里会好受些的。”她拉着我的手说。

“是,那明日我再来看您。”我和小昭退了下去。

出来以后,我和小昭闲庭信步,其实也不用着急找国主,走着走着到了一处叫“信画阁”的地方,我和小昭走了进去,咦?好香呀!

像是花香味,一只铜制丹顶鹤香炉里一股白色香烟从鹤嘴里飘出,渐渐地散播到屋子里的每处角落。

“二小姐,您怎么来了?”一个少女的声音从我们的背后响起,我微微转过头,哪知她已经到了我的面前,

她身着浅蓝色抹胸,素色长裙到脚踝处,脚着一双浅色木底根绣花鞋,鞋面上绣着红色山茶花,如环发髻绕于脑后,

画远山黛,眉心一着处花钿,圆圆的眼睛十分有神,朱唇,一丝浅笑便娇媚无比,说她是肤如凝脂毫不为过。

“原来是姐姐身边的杏儿?”我暗暗吃了一惊,以前从未发觉她竟是个美人胚子,也许是宫女装不合适她,她今天这个打扮,倒十分清丽脱俗,她这个样子要是国主见了,保不齐产生出什么想法来。

“杏儿,你怎么在这里?”我问道。

“并非偶然,是国主让我到这里来的,让我以后专门收集之些字画、墨宝。”她笑着答道。

“二小姐,您先坐,我给您沏壶茶,好暖暖。”她见我坐下,转身去沏茶了,我见一只炉子上正烧着一个小水壶,十分精致,一股白气从壶嘴里一层一层地飘出来,

杏儿舀了一勺茶叶放入一只镶金边的白瓷茶壶之中,又将烧好的开水倒入茶壶里,再将壶盖上盖子。准备好一只白净的杯子和茶壶一起放在黄花梨的托盘上,一起端了过来。

倒完茶后,低眉顺眼地立于我的身后,我见那杯中茶色如绿汤,清澈见底,又有阵阵花香扑鼻而来,香气沁人心腑,我小撮了一口,满口留香,鲜滑入喉。

“杏儿姐姐,这是什么茶?这么香?”我问道。

“这是常州的紫笋茶,又加上了香片,听国主说二小姐喜欢喝加了香片的茶,故而……”

“国主还跟你说这个?”我瞪大了双眼。

“是的,不过只随口一说,那日国主令我整理负责宫中字画一事时,谈及此事,当时国主也正在喝茶,道旻旻也是喜欢喝茶的,不过她喜欢茶中放入香片的,故而奴婢记下了。”

“哦,原来如此,那杏儿姐姐以后都在此地了吗?”

“是,娘娘去了,奴婢自请留在此外整理墨宝,娘娘生前允诺将奴婢纳入后宫,但奴婢志不在此。”

“你不愿服侍国主?”

“奴婢知道,国主心里从没有奴婢,奴婢入宫就跟随娘娘的日子不短了,但国主却从未正眼瞧过奴婢,不是奴婢长得不好,而是国主心系娘娘,如今他心里只有二小姐您一人,奴婢自惭形愧,不敢有非分之想。”

“奴婢原是江夏人,自幼爱读诗书,所以自娘娘走后,自请长留此处,与诗书字画为伴……”她看着案上的书卷自言自语,平静的语气中让人同情,

在这深宫之中,她大好年华无人能赏,有的只有那份才气和诗意,也许更多的是无奈吧。不知为什么我对眼前这个女子不再有敌意,觉得她对国主没有丝毫的想法,

我的心也放宽了许多,看来在这后宫之中,我又多了一处可去的地方。

“时间不早了,叨扰你多时了,我该走了。”我喝完了最后一口茶,起身告辞。

“奴婢送二小姐。”她将我送到门口。

出了信画阁,我和小昭又走了许久,才到了画堂,这几日国主都在为姐姐写诔文,参加姐姐的超渡法会,我劝他出去走走,他也不愿听。我和小昭信步又到了画堂西边的一块空地上,

其实也不能叫空地,只是因为那里原先种着很多梅树,今年却不大开花,那里仿佛站着一个人,小昭上前提醒我道:“小姐,您看那个人像不像国主呀?”

“他背着身体,我怎么看得到?”

“您再看那边,”她手一指,我朝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那个不是裴德吗?他立在离梅丛中的男子不远的地方,我朝梅丛中走去。

“佳名镇在,望月伤娥。双眸永隔,见镜无波。”国主正在念他写给姐姐的诔文。

“国主,您又在想姐姐了?”

“我现在一闭上眼,全都是她的影子。”国主伤感的说,他仔细地抚摸着面前的一株梅花枝桠,“你知道吗?

每年这个时候梅花开得正是烂漫,香气扑鼻,但是今年已经有好多都不发芽了,娥皇走了,连我们的梅花也带走了。”

“国主……”我被他伤心地样子所动容,此时眼泪也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北风拂过泪痕处竟隐隐作痛。国主转过身来看着我,他也正在流泪,正是流泪眼看流泪眼,伤心人在伤心地。

“国主,外面天凉,咱们回画堂吧。”我为他拭着泪。

国主点了点头,我扶着他向画堂去,裴德和小昭立刻跟了上来,到了画堂,小昭沏茶,裴德在外守侯,茶沏好后小昭也退到了门外。

屋子里只剩下我和国主两个人,我细细打量他,不想才几日他的头上已经长出了几缕白发,样子也变老了,全然不似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倒像是快四十岁的中年人了,

他的胡须少了一些,手杖还在手边倚靠着圆桌的边缘,“你这几日也瘦多了,要当心身体。”国主先开口了.

“是,国主,你要节哀,如果姐姐知道您这个样子,怕要很伤心呢!”我劝他道。

“想不到如今朕要劳烦你这个小丫头来劝朕呢?”他苦笑了下,手一直握着茶杯。

“小妹今天路过信画阁遇见了杏儿姐姐。”

“是吗?这么说你去给圣尊后请安了?”

“是,出来的时候到了信画阁,知道杏儿姐姐原来在那里专门收集字画和墨宝。”

“是的,是她求朕去的,朕见她无依无靠,且她又爱读书也就答应了。”

“国主不打算让杏儿姐姐当个女官什么的?”

“娥皇在世的时候是提过,不过朕还没有完全答应。”

“我觉得杏儿人不错,且又有文采,又安分守已,没有过多的想法,不如国主给她个名份?”我试探地看着国主。

“旻旻,朕万万没想到你的胸怀竟与你姐姐一样,如此大度。”他边摸着我的手背边说。

“这么看来,国主还是愿意给她个名份的。”

“这……”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没事呀,既然是姐姐的遗愿,国主你就下诏吧。”我故作大方地说。

“过一段时间吧,朕现在没有这个心情。”

“是的,国主。”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