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 只愿君心似我心【下】
九十四 只愿君心似我心【下】

海风轻拂,水一般,在脸颊上留下潮湿的痕迹。星子渐渐没入了万顷碧波,在海里沉浮。

一觉醒来,便起了雾,海面上模糊不清,远近都看不见船的桅杆。想来,这辽阔的海上,只有我和宋玉两人罢了,而天又是这样苍茫。

我们在船上林林总总过了十天,却抵得上我三年来所有欢欣的总和。他自称从小在洞庭湖中游弋,与群鱼嬉戏,见了海更觉得波澜壮阔,我则总要离那船舷远一点,好些年不在海边了,使得司空见惯的东西亦陌生极了。

海上往往是风日晴好,早间有浮头的鱼,晚上有迟迟的落日和早醒的月。

我老盯着他看,看他鬓角一绺白发,看他上扬的嘴角。他的眉目都是可亲的,让我禁不住使坏,拉着他说话。

“玉哥,你小时候在哪长大?”

“似乎是个叫作腊树村的地方,离鄢城很近,我已记不清楚。自五岁起,兵荒马乱,我与父母走散了。先生收留了我,给我取名宋玉。”

我欲言又止,当年在少海边小渔村墓地旁读书的小哥哥,是不是他?那个小哥哥,三句话不离【大道】,张口便是【先生说】,老气横秋。

“可曾爱慕过女子么?”

他抬眼,笑望着我:“就你刁钻古怪。”

我偏要他说,他摇头:“不曾有过。惟有数年前一次宫廷宴饮,我侍奉先生左右。那天跳舞的,是个豆蔻年华的姑娘。她跳舞时走了神,眼睛瞧到我这里,我抬头正好对上,她很漂亮,是地地道道的楚国姑娘。宴会后,她向我求字,我当即答允了。后来,先生贬谪,我改换门户,再也没有见到,听人家说,她染上天花,没了。”

我当即淡淡应了一句:“原人世本没有那些大喜大悲,我们过的日子,总是平静如水。偶尔有小小的电石火花,也很快熄灭在水中。”

他不做声,只是把我揽得更紧,像是怕失去什么一样。

舒城外有连绵起伏的山。望舒他们不住官邸,而是在城外开垦出一座山头,种桃种李,栽榆栽柳,还播了稻子。阿洛已经做了母亲,孩子叫做望扶摇,望舒很疼儿子。如果时候允许,她还想要一个小女儿。她写信告诉我这些时,我都能想象出她眼里眉间的笑意。

我坚持要走着上山,看看他们的桃源。“这便是怀着去朝圣的心呀。”宋玉打趣道。

沿着欹斜的羊肠小道,伴着山泉,泉水发源的地方,有数间掩映的石屋。屋后有竹林和亭台轩榭。

“小夏,你先候着,我去叫门。”宋玉让我站在花丛里,他轻轻扣着青铜门环,凝神谛听。

我注意到,大门上,挂着三块牌子,分别写着:“用扇者免进;赔罪者免进;不喝酒者免进。”

门开了。

望舒身着青色深衣,头发简单束起来,额旁搭着些碎发。他今年该是二十七岁左右的年纪,白发隐隐约约藏在鬓角。仍是剑眉俊朗,只是他的眸子有些浅了,不似当年一般深不见底。毕竟,不再是少年了啊。

“你从陈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罢!”望舒眉头一皱,眼睛里流动着不明的光泽,就要合上木门,突然,一个小小的身影窜出来,挡在门缝间。

“阿爸让大伯进来罢!”童声稚嫩,却有着和望舒从前一样的执拗。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