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纸上万华生(四)
第十二章 纸上万华生(四)

人界正是大雪纷飞的时节,与这山间的景致倒还符合。然而究竟是幻术编制的假象还是奚臾的移形幻影之术?

“这是……”千也惊疑。

“燕京。”奚臾携起她手,转向一里之外的城门。

看见城门下来往行人,千也心中大喜。

“可别高兴,以本座修为,让玉玦钦看不见你乃是一件极容易的事。”奚臾面带笑意,语气一如既往地柔和。

千也大皱眉头,不失片刻便又舒展开来:你的幻术逃得过玦钦的眼睛,如何逃得过含汐的狐狸鼻子?可是比狗鼻子还灵呐!一闻一个准儿。

奚臾笑意不止,“我亦封了你身上的气味,就算玉玦钦放只狐狸来也绝计找不着的。”

“……”

将将入城,便见一老头儿伏跪街头号啕不休,奚臾看她无心救扶,长眉一凝便携她绕开。

“老丈哭甚?”总还有人关怀。

千也回头,停下脚步,那人红衣灼灼,长发束起,虽只是一个背影,却也极易识出这便是玦钦。

“小老儿姓崔,家中一女,本要赴京投靠亲戚,却不想那守城的头头竟将小女夺去,要献给大皇子,老夫苦苦哀求,硬是不理啊!”老头抬手拭泪,可这眼泪哗哗,怎轻易就止得住呢?

“老丈莫要担忧,请随我前往尚书府,自有定夺。”便见这两人渐渐消失在长街尽头,玦钦知晓千也好热闹,临走时不忘环顾四周。

千也亦向他招手引起他注意,可奚臾法术极高,玦钦却毫不知情,这人分明站在眼前又如何看得见呢?

“走吧。”千也垂首。众人皆为他二人让开道路。

玦钦,他只说玉玦钦看不到她,那么这些普通百姓呢?随手便拉来一人,正要开口,却见另一只手,五指白皙如玉,掌中戾气直袭那人脑门。

千也将人慌忙松开,奚臾亦收起掌中戾气,向她淡淡一笑,“嫚儿,我们去秦王府可好?那里有你的兄长。”

老远便看见朱红大门上方的烫金匾额,洋洋洒洒写着“秦王府”几个大字。门前侍卫上前问话,奚臾只递上一封帖子,“亲予你家殿下。”

不多时,门内便出来一白发老者,请两位进去,奚臾便携千也入内。偌大的院子,却没有什么名贵花草,只隔处种着一株紫藤花架子,寒冬时节只余些干藤,不胜萧条。

正对大门的便是待客厅,十八九岁的少年闲散地倚在藤椅上。见千也入内,眼神重重一滞,立即起身,“嫚儿!”

脑中一声翁鸣,接着便是一阵剧痛。

“嫚儿,他是魔,你怎可与他联姻?”正是那个少年,“你会毁了自己修为,毁了坡后一族的!”

“哥哥!”这女子不正是自己么,一声喝断眼前少年的斥责。

头痛感一闪即逝,她只口中喃喃:“哥哥……”

少年将她拥住,刹那间便被一阵兰香包围,他话语间满是欣喜,“哥哥可算是等到你了。”

奚臾将他二人分开。侍女正好奉茶上来,少年也不与他计较,只请上座,用府上最好的茶水陪谢。

千也目瞪口呆,那少年眼中映出奚臾的影子!再看奚臾。一个是紫衣华冠的魔君,一个却是人界一普通的青衣公子。

少年在府中设宴,各式山珍海味是相府和尚书府万不能及的,只是这分量……

千也舔完最后一个盘子,抬眼看去,另外两人却手执竹筷悬在半空,半晌不能言语,就连奚臾也难得得半张着嘴,不可置信。这些食物虽少,三个人却也绰绰有余,何曾想,她这样一个娇弱的小姑娘……

“那……那啥王,你这些东西虽好吃,却着实是少了点,你是不是很穷啊?”

慕容纾之干咳两声,遂放下竹筷,饮了两口茶,道:“哥哥不穷,只是今年国内饥荒,哥哥将府上钱粮都送往灾区了,不过妹妹可先将就几日,等宫中发放月俸,哥哥便能让你吃得好些。”

说罢又唤来侍女,吩咐去厨房给每人煮碗面来,一定给千也姑娘用最大的碗,这姑娘胃口之大着实罕见。

千也全听了去,只喃喃道:“若是含汐,连碗都给你啃了呢!”

奚臾一口茶喷出老远,绝美的脸上闪现一丝玩味的笑意,附上千也耳畔,“什么时候请那位含汐上魔君来,我请她吃盘子,金的,银的,玉的,瓷的,什么都有。”

“……”

奚臾终于走了,却把她留在人界,还赠她一条银鞭,“我得知玉玦钦的禁神索碎片不能拼在一起,就命人偷了那段过来,结果发现是因为它吸了你的血。”银鞭自个儿爬到千也背上,奚臾笑道,“你看它与你多亲近。”

千也托着下巴,只觉得心里瘆得慌,“哦,是吗?”禁神索,血?哦,不会是中秋那夜的藤精吧,慌乱之中她看见藤精将她手腕勒出血来,随后那血便渗入绿藤,毫无痕迹。

也难怪那日醒来便看见玦钦对着一段铁链发愁,她还以为是他不喜欢自己唤他玉子。

“我将它炼成银鞭,并施了法咒,从此它便只听命于你,也只有你能解开法咒。”

千也顿时来了兴致,“你也解不开?”

“解不开。”奚臾笑着起身,“我要走了,代我向你兄长告别。”

“阿也。”慕容纾之自梅花后踱出,一身蓝衣如晴日天空照亮雪地。自千也来后,他特地在院中种下五色梅花。

“兄长下朝了?”千也上前迎他,正要说奚臾之事,回头一看,那还有个人影,也就算了,慕容纾之知道他要走。

慕容纾之展颜一笑,“嗯。”看她穿得单薄,便取下自己披风为她穿上,“听说你与杨尚书之子杨生相识?”

“我们同在刘夫子的书院念书。”千也如实答他。

“如此甚好,我与他今日近水楼之约,妹妹可愿与我同去?”

千也大喜,连声应是。

秦王府的车马穿街而过,路人纷纷让路,不远处河面上一座楼阁灯火辉煌,乐声悠扬,依稀见得楼中舞女水袖拂起落下,那便是初见媚儿与万华的地方————近水楼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