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太后亲阅复试卷 着意丝官入青眼
第五十九章:太后亲阅复试卷 着意丝官入青眼

“太后,卷子送过来了”姚女官跪在了太后的面前,这个本就是太后的心腹女官。太后随意地翻着厚厚一叠的卷子,不经意地问道“听说……今年有一个叫苏什么的还会写金文?”

“太后也听说了?是,是大理寺少卿苏墨卿的孙女苏丝官苏小姐。”“随便问问罢了,最近外面都传遍了,说是太后身边的一个女官夸了一位姓苏的小姐,还问了名讳。苏丝官?”

太后咀嚼着这三个字,不对啊,苏家子辈除了苏兰芷外哪里还有人已经有了血脉?没道理啊。丝官……丝官……太后的手一下攥在了一起,丝官合起来不就是,不就是——绾!

这么说来,她可能就是五公主进宫来替她的母后报仇!太后点点头“这次呢?哪份是丝官的卷子?看见了好人儿也不给哀家推荐一下……”“是,太后娘娘,是这份,她可是最早交卷的。”

太后捡起她的卷子,细细读过,只觉得她的才思敏捷,细腻柔顺,堪为一位才女。先看她的字,纤细小巧,写的是小楷。仿佛每个字都是艺术品。

曾经有人把她写字比作雕花,每一笔每一画都是精心雕琢,虽然有人耻笑,但是当作品出来后都是绝对的精品。无论从文笔还是字体都让人赞不绝口。

所有的对联都以简单明快,清新自然为韵,让人读过后觉得别致清雅。再看她的第三联从雪引伸到梨花,不仅是才思敏捷,更是善于发现美的,悠然的女子啊!

还有那第四联的那一行小字更是让人觉得她谦虚,的确此联根本没有绝对。上联太妙,玉体在前。如若没有极好的功底,强行去连,就真真是她所说的抛玉引砖了。

特别是最后那首小词,读来更有温柔细腻但不乏哀婉凄怨,似乎让人也看到了那景似的。全诗不言愁字,却字里行间字字皆愁,写尽了一个女子苦等情郎未来的忧愁。

太后看了也不禁点头赞叹,果然这个女子并非池中之物。进宫是迟早的事,只怕皇上欲纳她为妃……那自己真的有必要为了这个女子和皇上起这个冲突吗?

太后蹙起双眉,思考着。“太后,奴婢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讲!”“这丝官像极了皇后娘娘的样子,似乎和皇后娘娘当年刚入宫时眼角眉梢都有九分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气质。”

太后点点头,如此……就凭她和芷儿九分相似的容貌,就算跟皇上干上,也要把这个女子接入宫来了……太后思索着,“这张……且留用吧!”万一,她真的是绾儿呢?

太后只记得小时候的绾儿好可爱,好小好软,身上还带着一股奶香。子辈中太后最疼的莫过于这个兰芷了,聪慧好学,又机灵乖巧。太后又回想起了以前的当日。

“姑母,如今艳妃慢慢做大,芷儿别无他求。芷儿知道姑母疼芷儿,只求您,无论如何,帮着芷儿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宝贝,她可是芷儿唯一的念想了……”

她又记起了那个期期艾艾跪在慈宁宫前的女孩,那日,她恭恭敬敬的行了三拜九叩。只说了一句“姑母,应了芷儿吧……”太后点头应允,结果次日就听见五公主失踪的消息。

数日后皇后也相继失踪。太后几乎是被这两个消息气得一病不起,好在皇帝是极其孝顺的。在慢慢调理之后太后也好了起来,决心与艳妃势不两立。

那几天,几乎是紫禁城最可怕的几天。几乎每天都有人被杖责、被打入天牢、被送入辛者库……终于战争从地上转到了地下紫禁城才少了许多的腥风血雨……

“哀家累了,扶哀家去休息吧!”“是”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