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惊鸿舞
第十五章 惊鸿舞

宽广的衣袖飞舞得如铺洒纷扬的云霞,头上珠环急促的玲玲摇晃作响,腰肢柔软如柳,渐次仰面反俯下去,御花园中盛开的紫萝被舞袖带过,激得如漫天花雨纷飞。随着她轻盈优美、飘忽若仙的舞姿,宽阔的广袖开合遮掩,更衬托出她仪态万千的姿容。众人如痴如醉的看着她曼妙的舞姿,几乎忘却了呼吸。

一曲舞毕,周围的鼓掌声简直是响遏行云,公孙若云赞叹道:“倾凰公主的舞艺竟如此只好,不知这曲叫什么?”

“此舞名为《惊鸿舞》,但并不是本公主所作。惊鸿舞是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的成名舞蹈。《惊鸿舞》可能有描绘鸿雁飞翔的动作和姿态,这种模拟飞禽的舞蹈,在当时广为流传。而《惊鸿舞》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轻盈、飘逸、柔美、自如。唐玄宗开元中(713—741年),太监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广东一带,见到丰神楚楚、秀骨姗姗的江采苹,就收她选入宫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宠幸,唐玄宗自得江采苹,视宫中粉黛如尘土。江采苹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赏花恋花,留连忘返,唐玄宗戏名曰梅妃。梅妃不仅以美貌受宠,更以表演《惊鸿舞》得到乐舞行家唐玄宗的专宠。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唐代诗人李群玉有诗《星城九日登东楼观舞》赞曰: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钟离韵雅不屑道:“原来不是自己作的,居然还好意思拿出来显摆,真不要脸!”

凤倾凰嗤笑道:“哼,这个舞蹈现在已经失传了,难道你的舞就是自己作的吗?”

“是本公主自己作的。难道你怀疑本公主?”

“你配吗?!有什么资格让本公主怀疑你,要美貌没美貌,要才情没才情,要口才没口才,要我说啊,猪都比你强,好歹养肥了还能吃。”

“你……那你凭什么说这舞不是我作的!”

“你的舞原名叫《剑器舞》,唐宋舞蹈,因执剑器而舞,故名。剑舞 又称剑器舞,是手持短剑表演的舞蹈。

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动、 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 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舞蹈节奏为“打令”。

剑舞 原为男性舞蹈,经长期流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缓慢、典雅的女性舞蹈。其种类较多,一般为4人舞。还有一种 由流浪艺人流传下来的少年剑舞,其风格似武术,具有战斗性。

当时武舞曲,亦即健舞曲。舞者执剑而舞,表现雄武、战斗的势态,似为独舞。其衣服、音乐也有记载:“舞衣五色,曲中吕宫”,“女伎作雄装”,用西凉乐伴奏。”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