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险遇黄巾
第八章 险遇黄巾

这一年,是中平元年。八月,也就是在五百将士训练了一个半月后,林叶带着这五百将士向南方巨鹿而行。这一年,旱灾让无数困苦的百姓再也生活不下去,甚至出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加之疫病横行,官僚腐败,巨鹿人张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蛊惑那些走投无路的农民,头抹黄巾,自立“天公将军”。

“大贤良师”张角,聚众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创“黄天太平”,发于巨鹿。

这些,林叶都是知道的。这一次因为黄巾起义,朝廷把兵权下放到地方,正是那些心中有不臣之心的人崛起的第一步。林叶庆幸,至少,自己赶在此时穿越。如果再等几年,群雄割据的局面形成,那时候自己再穿越,那自己真的就是待宰羔羊,任人蹂躏。

这一次所去巨鹿,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这次黄巾起义,在历史上意义是远大的,它代表着东汉腐朽政治的表面化,兴盛四百多年的汉朝就在此次起义走向灭亡。不管它对于历史车轮的意义如何,对于割据一方的诸侯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可以说,这不仅是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更是一个练兵敛兵的机会。依靠它而声名鹊起的诸侯更是不计其数。曹操、刘备,甚至包括孙坚,都是在这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中崛起,从此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对于林叶来说,走一条和曹操、刘备式的道路无疑是最稳妥的,也是他当前最好的选择。穿越三国,直接把刘备给杀了,是林叶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既然这样,他干脆借用刘备的崛起道路试着走一遭。虽然他知道,想要和刘备走一样的道路,是他目前竭尽全力都做不到的,刘备当时拥有的一切,他现在根本不能相比。他有的,就只有五百人而已。

但是,也就是五百人,在林叶的想法中,只要把这五百人的作用在这次镇压起义中充分发挥了,未尝就不能做一个林叶式的曹操。

“驾,驾!”林叶策马走在前面,棱角分明的脸上,是一脸的严峻。

“吁!”突然前面的斥候飞马过来,林叶赶紧拉住马,斥候这个时候过来,肯定有什么大的发现。

“报林将军,前面探得黄巾军!”斥候在林叶面前勒住马头,大声说道。

“黄巾军?”林叶眉头紧锁,在这条道上发现黄巾军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几何?”

“横列阵势,当有五千。”报告的斥候也是满头大汗,这次一个不好,突然遭遇,自己这边五百人可是不够对方塞牙缝的。

“五千?”林叶眉头皱得更紧,五千代表什么?以前林叶或许只会想到五千只是自己这方人数的十倍,或者还会很快的列出一个双方实力对比的数值。可是现在,读了一点兵书的林叶开始懂得了不一样的思考方式。

五千,对于三十六方黄巾军来说,只是沧海一栗。那么,在巨鹿后方突然出现这样一个人数不多的黄巾军,代表着什么?林叶不知道这些人是为了到后方宣传他们的大义还是什么,但是这么点人,一定不是单纯的进攻。这样一股部队被自己探得,林叶在暗暗庆幸自己安排的斥候的同时,不由得对自己该如何面对这支部队头痛。

显然,自己这边出奇兵埋伏可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只要对方的将领不是一个笨蛋,就会很快发现自己只是色厉内荏的纸老虎而已。五百人,太少了!对方在最初惊慌后,就会一眼看出这边人数的不足,从而镇静反击。

对方的五千人,可不像上次破击的一千人那样,能那么容易搞定的。

上次的一千人?林叶突然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一个明悟“梭!”地在林叶脑中划过,想抓却没有抓住。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给忽略了?林叶的眉头松了又紧,扫了五百人一眼,林叶心底越发冷静。

之前的一千人让自己歼灭了以后,马上就有五千人转入幽州,这里面难道有什么联系?林叶回忆起那一千人,再一次琢磨他们的存在代表着什么。幽州现在的刺史,如果林叶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刘虞,就是不知道他现在做了甘陵相没。

刘虞一直是林叶敬佩的汉末清官,宽政爱民,“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林叶可是知道的。如果说东汉末年谁雄踞一方而从来只为国家和百姓着想,那么只有刘虞。林叶甚至还记得,袁绍当初因为刘虞的名声,欲立刘虞为帝,遭到刘虞的严词拒绝:“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暞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

这样一个清朴廉洁的一方诸侯,黄巾军到他的郡县干什么?林叶问自己。

“报!”林叶的思绪被打断,他疑惑地看着面前的斥候。

“报林将军。”眼前的斥候气息微喘,脸色也呈现焦急的潮红。林叶心中一突,等着他说下去。

“闻黄巾军异动。”斥候看着林叶,生怕不被他重视,又补了一句,“意以先觉。”

林叶向后一望,手一挥,大声道:“可速退!”

说完,和关羽张飞对视一眼,策马前行,分明是要一探虚实。眼见他如此,那些有马的将士都策马跟着他。

林叶策马前探,只见黑压压一片,已有五百骑兵冲在前面,朝他们直奔而来。看看距离,想去不过几里。不用多想,黄巾军果然发现了他们。

“走!”林叶连忙策马回头,和五十将士一起,向后面自家五百人赶去。这些人是他第一批训练出来的将士,他可不想就这么完蛋了。他穿越杀死刘备,可自己却从来没想过要完完全全做一个刘备,“逢战必败。”

可是背后的黄巾军显然没有打算放过他们,五百骑兵穷追不舍。林叶一边加快行军,一边向后望。尘烟滚滚,势不可挡。

战,意味着一个多月的努力可能尽此一役。不是林叶对自己不自信,可是他的兵力本来就只有五百,又都是新兵。虽然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在此,可谁知道现在的关羽张飞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现在的关羽和张飞,可没有多大的名声!

况且,对方先到的势必是五百骑兵。

不战,因为前面距离太近,迟早会被追上,与其被追上绞杀,似乎现在回头与之拼死一斗才是最好的办法。

“修武,可战而不可怯也!”张飞跟在林叶身后,虎吼道。

“战吗?”林叶看向前面,由于有意识地绕道,他们现在已经快要走进了一条类似于一线天的道路。这种一线天,两边都是石壁,中间一道狭窄的通道。在林叶的印象中,这种地形,正是伏击的好地方……

“将军,此处旁有壁垒,可防有诈!”就在林叶他们进入这个一线天不久,一队骑兵挟着千钧之势,踏入此地。可是他们之中马上有一人向主将报告,主将一听,勒住马头,迟疑不决。

这次他们被派往幽州执行一个非常重要却也被认为易如反掌任务,不想在此遇到一波投往巨鹿的将士,人数不多,不满五百,于是这个将军见猎心喜,意欲在任务之前,先斩获一功。不想却到了这种地步,进退两难。

这个主将,一眼看去,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年俊才,少年得志,在此之前一直如春风扫面,意气风发。而他身旁的副将,也就是刚才提出意见的人,一双眼睛闪动着精明和沉着,脸上岁月洗刷痕迹因为军旅生活更显得突出。这个时候,虽然还是对于主将贸然追击一支来路不明的敌军有些不满,甚至在提出意见的时候,脸上还有点不屑,可是现在却也低头思索对策。

那个少年主将看着眼前慢慢沉寂的灰尘,脸上开始出现年少该有的冲动,只听他迫不及待道:“兵贵神速,速进,可斩敌于马下。”

那个沉着的副将思索一阵,看了一眼主将脸上的表情,想到对方五百人的不对,点点头,道:“如此,可先使十骑速追之,急往来报。”

一听到他这句话,主将手一挥,身后冲出十骑,快马加鞭,向林叶他们追去。而他自己,也微微策马向前行去。

他身后老副将看见他这个样子,微微一叹,还是策马跟了上去。身后,五百骑兵也跟着向前。

继续向前行进,他们马上就发现不对,之前派出去的十个骑兵,音讯全无。这非常不合情理,不管有没有探得敌情,都该有人回来报告。

主将还是策马走在前面,老将在后面心中一紧,策马追上主将,一脸凝重道:“十骑未还,疑有伏兵,宜还,不可续追。”

主将听到这句话,一脸不甘。虽然急于立功,可是他还是对眼前这个老将的意见很重视,由此可见,他也还是有可取之处。

迟疑一下,他还是手一挥,道:“探而回报,不可久留。”

这次又是十骑离开队伍,独自向前奔行。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这个主将却没有再继续跟随上去。而是在原地焦急地等待。

过了一会儿,在他和身后副将急切的目光中,后来出去的十骑很快就回来了。不过这一次,他们都多带了一匹马回来。

这个年轻的主将眼光一凝,心中暗揣:“果中伏兵耶?”

想到这里,他调转马头,面对着身后的老将,在马上一揖,说道:“劳叔父教诲,铭记于心。”

说完,策马回头,大声道:“疑有伏兵,速退!”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