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文字
第二十八章 文字

“怎么了?”我不解地问杨桥。只见杨桥一脸愤怒加恨铁不成钢加孺子不可教也的表情看着我说:“你啊,你啊,什么时候才能改掉这个作事鲁莽的坏习惯啊!”

我仿佛被雷击了一般,恍然大悟,然后一脸丧气的表情退到了一边儿去。是啊,这铜灯的来历不详,我们认为它里面装有开关也只是推测,这里面究竟有什么谁也说不准。

杨桥在忿恨了我一会儿后,试探性地把铜灯从头摸到尾。突然,杨桥愣了一下,手停在了铜灯的灯身中端。

“怎么了?”我茫然地问他。“嘘!”杨桥用左手架在嘴前,作了个噤声的手势,“这儿,有东西在动。”

我见他神色有些不对劲,便使了个眼色,悄悄地靠近这诡异的铜灯,然后猛地将眼凑近,用眼睛仔细地捕捉每个细节。果然,在这有些发绿的铜灯上,鼓出了一个豌豆大小的肿包,像是呼吸似的,一进一出地做着有规律动作。

我愕然地抬起头,试探性地看了看杨桥。杨桥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说罢,他便突然使劲一抽,把手抽了回来。

“看来这个奇怪的铜灯并不是那么简单。”杨桥仔细地盯着灯身,小心翼翼地说。“嗯。”我应道。

我们互相沉默了一会儿,杨桥开始有些急躁了,他不安地向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什么线索。遗憾的是找了很久也没能找到。我见他如此焦急,也坐立不安,便专心地研究起那诡异的铜灯了。铜灯上刻有许多细小的凸出的字,但那些字体并不是小篆。这就有些奇怪了,按理说每个朝代都有它独特的字体,这些字体大都是全国通用的,很少出现一国两字或多字体。但这楚妃陵中的铜灯上刻着的并不是小篆,而我手中所拥有的地图上所绣的字体却是端正的小篆,这又做何解释?再者,九州上下五千年所有的汉族通用字体也不过几种,我基本可以全部识别,但这铜灯上所刻的花纹字体即并不是汉族通用字体中的一任何一种,这又做何解?

我看着这铜灯上泛着些微绿的鱼纹状小字,苦苦地思索着答案。现在,我的思路只有一个:这楚妃的身份有问题,她或许并不是汉族,而是某个少数民族。但这种观点,似乎有些不太通情达理,因为毕竟在九州历史上与外族通婚的皇帝少之又少,如果楚王是与这个“外族人”通婚的话,史料一定会有所记载的。我苦苦思考不得结果,只得无奈地去询问杨桥,看看的他的见解。

我招呼杨桥让他过来。杨桥小跑着过来,然后有些期待地问我:“怎么了?”我用下巴点了点那角落里昏暗的铜灯说:“这铜灯的诡异程度真是够让人折服的,你看,这灯上的花纹你认识不?”

杨桥瞥了我一眼,然后将目光转向铜灯,仔细地端详起来。我见他看得这么认真,也不好意思打扰他,只好自顾自地去别的地方寻找其它线索了。

这地方的温度低得吓人,要不是我和杨桥是北方汉子,比较抗冻的话,我们早就被冻得不认识亲娘了。基次,这地下昏暗无比,没有一丝光亮,要想看清周围环境还真是不太容易。看着这四周寂静且漆黑的甬道,我的心里油然生出一种莫名不安的恐惧。心里毛毛的滋味不太舒服,我只得将心思赶紧转向其它地方。

我走到距我几步远的地方,看着面前潮湿的墙壁。这墙壁上刻满了古墓里常见的奇怪壁画,但这些壁画一般都含有自己独特的含义。这墙上的壁画与之前在鬼渊旁的壁画都是千篇一律,虽然形状各异,但却都是硕大的九眼天蟾。突然,我的脑海中产生了一种奇怪又巧妙的联想。这个联想,或许可以揭开铜灯灯身上的文字之谜。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