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身世大白
第二十章 身世大白

自达叔走后,宋旖萼也再无睡意,只靠着床头发呆。玉姤坐在桌边,捧着一杯茶,茶凉了也未曾放下。

“玉娘难道没有什么想问我的?”良久,宋旖萼才出声。

“你若想说自然会说,无需我问。”玉姤答到。

“你我相交多年,我最喜欢的也是你这个脾性。若是换做七月,只怕如今我已让她问烦了。”宋旖萼轻笑,招手让玉姤坐到她身边来。

“这么多年,我一直絮絮叨叨跟你讲从前的事,你也从我的故事里知道了许多人,甚至可以说你到京陵一一见到他们,不用介绍也知道是谁。”宋旖萼顿了顿,看向玉姤的眼睛,“可有一人,从来没有在我的故事里出现……”

“溢王薛凝?”

“你可知为何?”宋旖萼问到,玉姤摇了摇头。一直以来,她有疑惑,可却不想再触及宋旖萼的痛处,所以一直不问。

“原因其实很简单,十年前的薛凝根本不是如今的薛凝……”

当年大梁还是梁国,万太后还是王后,坚帝还是世子。

当年万太后亲子与其弟谋逆,满门诛杀。万太后费心竭力保留下其弟唯一的血脉,将她留在自己身边养大,希望她日后有一个好归宿。 谁知天长日久,坚帝与万氏渐生情愫,竟暗通曲款,珠胎暗结。万太后怒其不知自爱,却又无可奈何。

帝王之宠本就难长,直到十月怀胎生下薛凝,坚帝也未曾给万氏名分,万太后又怒其不争,拒不见她。母子俩就这样在宫中过着受人驱使指点的日子。

直到坚帝一统中原,建立大梁,万氏不甘别人的儿子封王封地,自己的儿子却一辈子抬不起头,于是自杀,请求太后给薛凝一个蔽荫。 万氏死去,太后唯一的亲人也离去了。逝者已矣,无论任何过错都已经过去,都可以原谅了。

太后将薛凝带到身边,请最好的老师教他文学武治。多年之后,薛凝也已长成一个舒朗俊逸的少年,眉目像极了母亲。

十年前,南楚之乱,言皇后玉碎,太子被废。坚帝本就少子,大皇子早年一统中原之时战死,二皇子三皇子一出生就夭折了,洺王津王自成年后常年征战在外,一时间坚帝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这时,万太后将薛凝领到坚帝面前,坚帝这才发现自己还有这样一个儿子,剑眉星目,谦恭有礼,进退有度。

薛凝认了林灵做母亲,封了王,林灵也母凭子贵,晋位贵妃,也算各取所需,各自如愿。

也许是因为对嫡母万太后的敬畏,也许是对万氏的愧疚,也许真的是因为疼爱这个儿子,坚帝对薛凝总是十分宠爱放纵,几乎有求必应,这才有坊间第一皇子的流传。

“原来溢王还有如此经历,为何从未听闻?”玉姤问到。

“当年太后向外宣称,薛凝一生下来,便有方士测算他命轻,却偏生在皇家,所以一直未曾公布身份,当做奴仆养在身边。当年坚帝迁都,许多知情的旧人都在洛城,而前朝后宫就算有所猜疑,在万太后与坚帝的威严下,谁又敢乱说一个字?”宋旖萼道。

“为何当年万氏死后,太后不公布薛凝的身份,而要选择在十年前大乱之后?而且还借了林贵妃的名?”玉姤不解。

“皇室后宫明争暗斗,万太后自有她自己的算计。一来为了保全侄女万氏的名节,二来有一个贵妃母亲,薛凝的地位身份便要比一个无名宫女的私生子要尊贵得多了。至于为何在十年前……”宋旖萼的眸子暗了暗,谈及十年前,她总是不够坦然镇定。

“若是在万氏死后便公布,那时知情者甚多,而坚帝对姐姐圣眷正隆,凛儿又刚封太子,难保坚帝对这个儿子不上心,万一宫中又有人说漏了嘴,受苦的只有薛凝。”

“所以万太后一边教养薛凝,一边在等待一个时机。十年前那场大乱就是最好的时机。”玉姤忽然想通了,她本就聪慧,很多事只要宋旖萼稍一点拨,她便能明白。

“十年前那场大乱,牵连的人很多,其中一定也有知情的旧人。而且当时太子被废,坚帝身边没有儿子,朝中也没有一个可以主事的皇子,正好是薛凝出场的大好机会。”

“是,况且当时姐姐去世,林灵独宠,连带林氏外戚也步步高升。只可惜林灵无子,一直无法加封贵妃。有了薛凝,林氏一族可不止步步高升了。万太后为了薛凝也真是煞费苦心。”宋旖萼似叹似赞。

玉姤听她话语里的意味,只怕她也曾怀疑当年的南楚之乱,太后并没有袖手旁观,甚至推波助澜……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