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一纸缣帛乱长安
第一百一十章 一纸缣帛乱长安

刘玄愤怒看着案前这一些竹简,颤抖着声音道:“好贼子,朕平素向来待他不薄,他何以如此待朕!”

继舞阴王李轶被腰斩在了宜阳东市一月不足,更始朝第二个异姓王比阳王王匡也叛逃到了赤眉。刘玄高坐于殿堂之上,闻讯大怒,立刻派人着拟了一封宣战檄文直奔赤眉而去,并扬言若不交出王匡项上人头,汉军同赤眉唯有一战,而身为王匡胞弟的宜阳王王凤此时也因王匡出逃一事遭了牢狱之灾,一时之间,十四位异姓王中竟已去其三。众臣捕风捉影,皆以为这是陛下鸟尽弓藏的手段,寒心之下纷纷称病不朝,而赵萌也不失时机趁着王凤失宠之余大肆揽权,一时之间竟然风头无两。

可还不等刘玄示威性地将兵马集结,赤眉樊崇便已命人将那封被撕成碎片的宣战檄文给刘玄送了回来,并声称王匡既然投奔了赤眉,他赤眉便断要为王匡负责到底,你刘玄既然要战,那便倾我赤眉全力同你一战亦无不可!

闻得赤眉如此反应,汉军上下为之哗然,可便像是约定好了一般,赤眉使者前脚刚走,河北军的宣战书后一脚也被送到了刘玄的案头,自汉军攻入长安斩下王莽头颅高悬于市之后,一向不敢之争锋的赤眉同河北竟然一夕之间全向汉军宣战,消息不胫而走,长安城内人人自危,战争又要来了……

刘玄接下两封战书之后也不说话,立即着手开始点将,在长安城中优渥惯了的一众汉将虽是不满近月来他们这陛下的所作所为,可这更始朝毕竟是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怎容外敌来犯?当下也不敢含糊,领了皇明便登上了点将台,一夜之间,戎装待发。

可便在此时,异变突起,玄汉朝廷叛入赤眉的那个比阳王王匡的一封陈罪书不知何时散落在长安城内大街小巷的街头,陈罪书是用上好的缣帛誊抄,每一张缣帛虽然布局大同小异,可字迹皆出自一人之手,下署了比阳王王匡的名号,烙上了那个随着王匡叛逃一同消失的王印,而王印右边的,那是赤眉樊崇的帅印……

平素百姓本就用不起笔墨,更不消说这种只是各位王公贵族才用得起的缣帛,而一张缣帛上便戳了两个朱砂红印的他们更是没听说过,其上所写大致意思虽是王匡悔不该在宜阳一战中截断洛水,将主将谢忠以及敌将王延约十数万人淹死在宜阳城外云云,可书中矛头直指当朝刘玄之意却也是昭然若揭,若说王匡是受人指使,那除了刘玄还能是谁?

虽说人人心中都明白地上的这些缣帛乃是大逆不道,可还是有人偷偷将目光所及处的缣帛立马抄在怀中举步便跑,虽说苏栾命王匡连续熬了几夜誊抄的缣帛数目也不在少数,可再多也禁不起长安百姓如此疯抢,等刘玄闻风而来时,长安街头干净之余,哪还有什么陈罪书给他一观。

一时之间,流言便在长安城内悄然滋生而起,百姓皆以家中一方缣帛为荣,茶余饭后闲谈也莫不离此事,坊间的一颗八卦之心便在此时彻底被点燃了,从缣帛中所言当朝陛下刘玄指使王匡在宜阳截断洛水泄洪淹死十数万大军,再到刘玄命王匡截洛水灌城却为何不提前知会同为汉将的谢忠致使谢忠惨死。

最后流言在苏栾暗中操纵之下,流言终于转到了一代名将谢方的身上。此时的长安城,茶馆中,酒坊中,甚至是嫖客去青楼嫖妓,其中所言都莫不离一件事,汉王谢方究竟是如何死的。

有了王匡的陈罪书,大家已一致认定谢忠便是被刘玄害死的,既然儿子都是被人蓄意谋害,那谢方太康一战会不会也不止刘玄所说那般简单,长安百姓在提及刘玄的语气都已变成一个阴阳怪气的口气。

便在这时,一些不知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便被百姓在长安街头奔走相告,比如类似于谢方出征之前便同刘玄有过口角之争,类似于正是因为谢忠之死谢方对刘玄生出不满,类似于太康一战谢方根本就是死在自己人手中云云……

民众认定一个人有罪本就无须什么确切的证据,到了此时,刘玄杀害谢方的罪名基本就已被落实下来,几个见过世面的人也此时跳了出来替赤眉说了一句公道话,若是谢方谢将军真是在太康城下被赤眉所害,那为何赤眉又要举三军为谢将军服丧?

这时便有人问,“既然谢将军不是为赤眉杀害,那赤眉怎么不站出来澄清一二?”

“你傻呀,那个时候赤眉站出来说什么不都是越描越黑吗?”

……

一切皆向苏栾所安排方向有条不紊地走去,虽说宜阳城下谢忠之死多半是出于苏旷的手笔,可苏栾本就不打算借此说事,只是陈罪书只不过是个引子,真正的杀招其实是在之后的流言。

陈罪书是真的,可书中所列皆不是刘玄所做,流言是虚的,可谢方之死却确确实实为刘玄所为!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又有几人能知,一切布局皆同她在绿林之前那般精致。

而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从缣帛出现在长安街头算起,也顶多不过半日,虽是有人暗中推波助澜,可也足见长安百姓八卦的功力了,这时坊间传言终于传入更始朝上层耳中。

而此时刘玄为同赤眉军与河北军奋力一战,破格将已经封王的张卬,廖湛,李通和王常封将,此时四将尚在点将台,当刘玄害死谢方的传闻传入四将耳中时,四人皆是齐齐变色。

除去李通之外,此三人皆是一早便跟随了谢方的绿林旧将,此时闻言听说谢方竟然是被他们效忠的陛下刘玄害死,三人哪还沉得住气,却被李通拼死拉住后,倒也没有立即进宫面圣,只是为求稳妥去坊间想办法弄了一块缣帛回来,一看上面王匡的字迹还有那两个端正的王印帅印,再加上坊间流言,这时便连李通都没说出一句话来。

张卬和廖湛没沉住气,当即便入宫面圣去找刘玄讨个说法,而李通也因胞弟李轶被刘玄腰斩一事对刘玄心生不满,此时被王常鼓动之下也去找了那些绿林旧将。

此时王常、李通和尹尊、胡殷、申屠建、成丹等一众绿林旧将聚首一处,只等张卬和廖湛回来给他们一个刘玄对于谢将军之死的一个说法,便在此时,张卬和廖湛的两具冰冷尸骸被四个内侍从宫中缓缓拖了出来……

王常等人闻之大惊,若非谢将军真是死于刘玄之手,刘玄又何以急于处死张卬和廖湛,而既是如此,也难怪他们这一众绿林旧将只能落得今天这个田地,一时间,除去李通,王常和成丹几人当即招募兵马,各自从东西二市一路掠夺出城,长安形势急转直下……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