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昆阳大战之献计
第四十七章 昆阳大战之献计

王凤身披玄甲伫立昆阳城头,看着已至城下将昆阳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敌军,这便是他们即将面对的新朝四十二万大军?虽然心中早有准备,可王凤依旧感到头皮阵阵发麻。

王凤下意识紧了紧腰间佩戴的短剑,暗自思忖着李轶随着刘秀去定陵求援,四周也没个可以商量的人,额头边不由流下一滴豆大的汗珠。

王凤随即唤过一名亲兵,声音尽量沉稳不显慌张:“去把二公子请过来。”

王凤看着亲兵离开,心里面这才有了点底,一侧王常看着王凤,不禁担心道:“主帅,没事吧?”

王凤点了点头,看着城下神情骤然凝重起来:“敌军攻城了!”

青竹受王凤亲兵所邀,一路上至城头,途中所见己方守城士卒无不惶恐,毕竟双方实力委实太过悬殊,尽管王凤再如何安抚军心,却也难免士气萎靡。青竹眉头轻轻皱起,觉得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否则军中迟早生出哗变。

王凤见青竹来到城头,不禁大喜过望,对这个男子,他总是会产生一种说不上为什么的心安,语气中也不知觉中带了三分恭谨:“二公子,敌军开始攻城了,不知在援军到来前,二公子可有什么对敌良策?”

如此这般虚心求教的王凤莫说是青竹,即便是副将王常与之共事许久也是第一次见到,王常不由得惊讶看着青竹,上下打量一番。

青竹环顾四周,沉吟一会儿,徐徐道:“敌军势大,不知主帅可有自信撑过三日?”

王凤傲然点了点头:“敌我双方虽实力悬殊,可凤带出来的这一万人马也不是吃素的!若连三日都坚守不了,那二公子也太小看我王凤了!”

青竹笑着点了点头:“青竹自然相信主帅所言非虚,既是如此,那三日之后,主帅不如主动向王寻献城投降如何?”

在场众人听到这一番话无不大惊失色,副将王常甚至已经拔除腰中短剑指向青竹:“尽管您是二公子,可您说出这一番投敌之言,所为何来!”

青竹还是云淡风轻就这么笑着,王凤凝视青竹一会儿,将王常本已抬起的剑按了下去,扯着嘴角笑了几声:“我想二公子要这么做也一定有道理,可以说一说吗?”

青竹已经开始对王凤另眼相看,虽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可也并不妨碍他对一个将领的评判。王凤确有帅才!

青竹颔了颔首,从容道:“此战毕竟是以一万对四十二万,而在此之前王寻更是对外号称百万大军,战力如此悬殊,青竹方才一路观来,我军士气着实低沉。若是长此以往,若敌军几日便能破我昆阳自是无话可说,可若是久攻不下王寻必会策反,我军士气低迷,再受敌军蛊惑最易出现哗变。”

说到此处,王凤并王常的脸色已是变了几遍,青竹又继续道:“主帅自是不怕敌军攻城,可若这昆阳城门非是敌军攻破,而是我军中人从内打开会是如何?这种事情从前会有,今后自然也会有,缘由为何?我汉军能为了大义英勇赴死的勇士绝对有,可贪生怕死的人也不见得会少!既然如此,那主帅何不趁早投降?”

“届时敌军定会以为我军怯战无力以继,只消几日便得破城,敌军副将王邑贪功自大,定会劝服王寻不接受我军的受降。若是不能投降,便断了我军士卒想要投敌的后路,而主帅再遣人放出风声说王寻破城便要屠城三日,将我军士卒被逼上绝路,让我军士卒知道除了杀敌一途便再无活路,军中士气必然高涨。”

王凤连吸了几口凉气,反复思量着方才青竹那一席话的份量,再看眼前这个神色依旧平淡如昔仿佛方才所说只是一笔轻描淡写的男子,恭谨中又不禁多带了几分钦佩:“如此一来,既可断了日后敌军招降的念想,又可提升士气,一举数得,实为奇招!”

王常不知何时回过神来,持剑单膝跪在青竹面前:“王常方才鲁莽了,还请二公子原谅!”

青竹急忙将王常从地上搀了起来,奇怪看着二人:“你们便相信王寻断然不会接受我军的投降?”

王凤点了点头:“新朝对军功素来有着极为严苛的规定,破城和受降的赏赐全然是两个不同的规格,老实说,若凤是王寻,也不会轻易受降。凤便采纳二公子的计策,三日后向王寻递上降书!”

青竹轻笑几声:“原来如此,只是这几日便委屈主帅凭白担上一个降将的坏名了。”

王凤摇了摇头,笑得格外爽朗:“若凭此计便可多抵挡王寻四十二万大军数日,那王凤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