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在路上
第三十章 在路上

相较于外面的纷纷扰扰,慕宁所在的地方可要安静得多。

外面过去了三天,同样的,慕宁在这个奇怪的域里度过了三年时间。

这三年里,慕宁没有丝毫的松懈,他不仅将斩钢杀练到了小成的境界,还将残阳鬼步进一步改善,使得他现在的速度快到几乎看不到残影,接近了瞬移的地步。完成这一步的时候,两年的时间过去了。

在第三年的开始,摆在慕宁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修习这八方狱火天尊道,要么修习令人心悸的罗睺指。

慕宁想了想,还是继续修行罗睺指,毕竟这罗睺指固然可怕,但还是可以保证没有危险的,至于那巴掌大的小人,不知道为什么慕宁总觉得有一股淡淡的心悸感。这也是慕宁一直不敢去动它的原因。

于是他在这一年里,将罗睺指初步掌握,不过这术法使用一次,就近乎抽空了慕宁身上接近四成的灵力。但是这一术法足以作为慕宁此刻最强的杀招了!

到了这一刻,慕宁所有会的术法或者武技全部遇到了瓶颈,若没有什么刺激,单靠蛮练是不会有任何上进的。

这一刻,慕宁才开始考虑是否要修习这八狱道人的道法。慕宁略微感知了一下,发现这道法不仅是一部十分强大的术法,更重要的是,他还包含丹道的传承!

这道法修行的,是一种来自极地八方狱的狱火,威力极其强大。更重要的是,它是很多丹师争抢的一种极为稀有的火种。这种火,对炼丹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小人,便是八狱道人用狱火凝聚的。而要修炼这道法,必须要有一种火种,眼前的小人,就是给传承者准备的。

慕宁思考了很久,在利弊之间,慕宁不断挣扎。

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些什么,眼神变得十分的明亮。

不知道为什么,慕宁觉得这火有问题,不想轻易尝试,但是又经不起成为丹师的诱惑,于是乎,他便想到了另一样东西。

他将右手举起,催动灵力,不多时,一股淡金色火焰出现在他的掌间,不断跳动,发出摄人的光亮。

这边是慕宁修行的那无名功法遗留下来的火焰。他想着,能否用这火焰,来代替狱火修行这道法。

他稍微的尝试了下,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便是定下神来,按照小人的指示,开始修炼。

然而他却不知道,这种在他眼里无关紧要的尝试是有多么的危险,胡乱替换修行功法的条件,极有可能会走火入魔,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当然,也有成功的例子,不过少得可怜。而慕宁,就是这极少数中的幸运儿。

一年过去了,慕宁还是保持着之前修行的动作,没有任何变化。

只不过他的身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包裹着慕宁,光芒很淡,却又十分的刺眼,仿佛照亮了这个漆黑的域。显然慕宁的参悟已经进行到了十分重要的时候。

……

在慕宁不断参悟的同时,潼关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修士们也是竭尽全力守护着潼关。这不仅是因为内府,更关乎东土少年修士的威望,若是他们在,潼关还被攻破,还不被其他地域的修士们嗤笑?

不管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这些修士们尽心尽力的守护着潼关。甚至在生死间的历练下,有些修士的进境更是一日千里。

在这些破境修士的压力下,其余未破境的修士,更加卖力的抵御,希望能够像他们一般成功破境,那些破境的修士,没有因为破境而娇纵,反而是更加卖力的抵抗兽潮,生怕被其他人反超。

就是因为这样,潼关的状况才得到进一步的缓解,也为朝廷的增援的到来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

在山的那头,一股数量庞大的铁骑正在不断的向着潼关靠拢。

相比于司马修的清闲自在,这群铁骑的气氛就显得有些沉重了。

毕竟与一个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会打仗的人为敌,任谁都无法怀着平静的心情对待。好在前方那面血色的虎旗让他们忧虑的心定了几分。

东土虽然是以唐朝为主,但还是有些小国小家存在。这些国若是安分点便罢了,然而总有人愿意挑战霸主的威严。

大唐西部有一座十分庞大的沙漠,人们叫它大漠。因为它实在太大,环境又恶劣,所以也没什么人愿意居住在那里。

然而,大漠里就有一个国家,同样就叫大漠。他们仗着地形的优势,公然对大唐国发起挑衅。不仅洗劫大唐国送往西域的商品,还时不时的带着一些人骚扰大唐国边境的一些城市。

骄傲的唐朝子民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呢?于是太宗皇帝下令,派了二十万铁骑过去,发誓要将其覆灭。

然而这些铁骑却碰了一鼻子的灰,这些狡猾的大漠人,见情形不对,便是躲进大漠。在风沙的掩护下,把大唐的铁骑打得落花流水。

此后,这些大漠人经常时不时的出来洗劫一番,朝廷对他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直到有一天,一个少年扛着血色的虎旗进入了镇守大漠边境的军部。自此,那些大漠人在没有洗劫成功过一次。

这少年似乎没次都能够料到大漠人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时候会躲进大漠,怎么在大漠中找到那些大漠国人,从而派兵将其一一击溃。

渐渐地,人们再没有见到大漠强盗进过集市,人们只知道,每天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总有一队前方一道血色虎旗飘扬的人马归来。

这队人马的中央,有一个穿着金色盔甲的少年,这个少年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很冷。

今天,昔日的少年早已不复存在,有的,只是穿着一样盔甲的年轻男子,如同这几年的每个傍晚,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这个时候,总有一些孩童好奇的观望,心中暗想以后也要成为这样的存在。同样,也有一些自待闺中的貌美女子痴痴凝望。

久而久之,这名年轻人的身份渐渐在人群中流传。

他是当年为亲封的靖王靖玄德之子,当今的镇西大将军,靖轩靖世子,靖将军!

而现在,他在前往潼关的路上。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