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再看一眼五星级
第三十七章:再看一眼五星级

(38)

你懂我懂你懂我

十月的单元检测过了,结果令我麻痹。只觉浑身软弱无力,如病魔缠身一般,虚无缥缈的呆滞。

苦笑代替了表情的全部,听到其他同学抱怨:“这道题我会做的呀,不该错呀。”“关我屁事!”我心里冷冷的想着,感觉更加烦乱。

苦笑过后,是新一轮的信心!班主任依旧对我说:“没问题,我相信,还是能够赶上来的。”我终于知道,学生是需要被鼓励的。

不觉想起了前几天报刊上看过的教师随笔。随笔上说的那些话,令我感动不已。大体是说,当你以平常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时,你会发现,坐在角落里的那位学生楚楚可怜,他小心的打量着周遭的同学和讲台上的你,你会产生一种想帮助他的冲动。俯下你的身子,你会发现,每位学生都期待着你的到来。当学生不再高高的仰视你,而愿意把自己的心屈向你诉说,你该是一位多么幸福的老师啊!

我不知道这篇文章现在去了哪里,文章中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上演……

说完这一幕,接着下一幕。

光说信心是不够的,你必须真正的去努力,去实践。可看着一道道陌生又熟悉的物理题,疲惫袭上心头。心急如焚,连努力都失去了方向。什么重力、电场力,我看物理注定没戏!

接下来全是关于理科的自习,浑身无力呀!只有傻笑来掩饰自己过于沉寂的心。我不知道努力会不会有成效,具体来说,是不知道我能不能坚守住这份努力。

她的欣赏令我哭笑不得。她是跟我一样学习没有方法的女生,其实我注意她很久,而今她却告诉我,她在注意我!她说出的一些话也出乎我的意料,却又冥冥之中听到过这些话。

她说的话我不能全部都接受,只是觉得我不再是最自卑的一个。

在我陷入迷惑时,总有一种情懂我。

(39) 再看一眼“五星级”

“这次连三星级也拿不到了。”班主任说这话时,显得真诚而无奈。

我黯然伤神,怎么可能?!各项目标争第一的九班,怎么可能,怎么可以拿不到“三星级”!

班主任摘下闪闪的“五星级”奖章,给了班长,“抽空交到级部主任办公室。”班主任面露出难得的不舍。

我从班长手中要过“五星级”,轻抚着它,它凝聚着我们九班同学的努力,它曾在我们班级最耀眼的地方。每次开着教室的前门,学习无力的时候看着它,觉得集体会给我力量。五颗星,一颗一颗,都是在班主任的辛勤带领下,大家努力付出换了的。

如今,望着门上空空的,空空的,我觉得好失败,好失败。曾是“班荣我荣,班衰我耻”的九班!曾经辉煌的九班!曾经令人羡慕的九班!曾经令我自豪的九班!你到了哪里去?

我们一个学期努力的明证,随着这一摘,就付诸东流了。

但愿我们的班主任,他不要感到失望。但愿这位全级部年龄最高的老教师,能够带领我们重夺“五星级”!

(40)

回来,我爱的九班!

曾经的我,以为生活在九班很自豪,很幸福。我们有一个很好很好的班主任,我们有一群很敬业很敬业的任课教师,我们是一群很自觉很自觉的知识寻求者。那时,天真的我,以为高中果真不同于小学初中,同学们都知道努力学习,不会贪玩,不需要老师的提醒;那时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人好有压力,因为每个人都遵守纪律。似乎每个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偷偷努力;那时,我觉得,怎么说呢?就是很自豪,很幸福。每每与别的同学提起我们班,我们都要争论一番,互不相让,彼此谈论我们各班的好处:“我们班才好呢,主要是我们班主任好。”这是我时常对她们讲的最有雄辩力的一句话。

如今呀,同学们都怎么了呢?为何总是自习课上说话?为何总是不听老师的话?为何作业不上交?为何……

再也不是那个值得骄傲的九班,再也不是那个令人放心的九班。所有的人,都变了,亦或许,是自己的心变了。

后面的墙上,满满的,8张荣誉的明证,曾经一抬头,会看到闪闪的排成一排的五颗星。

一年的时间怎么会?

班主任越来越憔悴的脸上透露着他的无奈和恨铁不成钢。有一次他愤恨地对同学们说了一句:“改悔吧,改悔吧!”

不知怎样,九班可以恢复往日的辉煌,不知怎样,同学们可以把自觉写在脸上,不知怎样,才可以让老班的内心不再彷徨,不知怎样……

何时,我心中的九班能够回来?回来,回来,我爱的九班!

(41)

行百里者半九十

听了王金战老师的报告,感觉不同凡响。

首先,察觉不出他是一名老师,一连串的幽默更足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明白这名教师之所以优秀的原因了。

起初只觉得他的幽默让人忍俊不禁,越听越不能当笑话听了,因为太富哲理,太令人深思。他说学习要心态+方法。他能让班上倒数第一的学生考上北大,他能把自己的儿子送进北大,他能让班级37个学生进入北大、清华,10个学生进剑桥、牛津,他能用20分钟的谈话将一个处在徘徊边缘,半途想放弃高考的学生拉回来。

一切的一切,证明他太优秀,此时的我,在想些什么呢?不是想成为这样优秀教师的学生,不是想让一名优秀的教师把我送进清华、北大,而是我想成为一名这样的优秀教师!他说面对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重视,不能怕,上帝在帮你呢!

信心大增一阵,但一旦平静下来,又是一阵莫名的惶恐:“每个人都在很努力,很努力……”

(42) 畅谈随笔

随笔,我喜欢燕儿姐跟巍巍的。

我之前说过,巍巍的随笔深邃。燕姐跟巍巍的随笔,真实中吐露柔情,完全跟你那么坦诚。细腻中又挥洒出伤感。巍巍乖娇,燕姐善感。我大概能读出她们的心,我希望自己的随笔也归为她们这一类。有话直说,却显得委婉动听,一种莫名的淡淡的伤感油然而生。

咸鱼的随笔,刚烈直率,不知为嘛,总感觉有那么一种沧桑的历史岁月感。与燕姐跟巍巍的随笔形成鲜明对比。不是唯美的婉约派,而是雄厚的豪放派。高度的议论抒情在随笔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听说小宝对生死问题研究得颇为热烈,有轻微的自闭感。有段时间忙着研究佛符,写小说,竣工之时我也没有有幸见上一眼小宝先生的真迹。亦能想象他的写作风格,定比咸鱼的更沧桑,更古董。

同学们热衷于在随笔上进行“挑衅”,“讽刺”,在这里我要对曾经的故事进行反正。燕姐曾写过我们宿舍这一家子,写到我,胡编滥造给俺按个故事,压根儿没有的事嘛。还有,还有,我已不记得。

咸鱼说小宝总在随笔中贬他,小玲与文倩总在随笔上对战。

还有啊,小玲的随笔越写越有味了,甜甜的一点感动带给我们一阵阵醋意,竟然把“我想有个哥哥”的愿望写进随笔,最后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未完待续)

(43) 总有一种情让我感动

总喜欢听别人叫我一声“姐”,如今我终于忍不住的叫你一声“姐”。

你是我们宿舍的老大,大家都叫你姐,可这一声“姐”,有些人是按规矩叫的,有些人是因为一种情才叫的。

开学伊始我们就认识了吧,可那时我们都不了解,我们总把彼此的名字叫的很全面。

后来,慢慢的,我将你的姓氏省略,再后来,你成了我的大姐。

暑假复习那些天,我与蕾哥住宿,你将大大的苹果塞给我们,还记得葡萄的“酸”吗?你说“酸儿辣女”忘了吗?一开始,我不习惯接受,可是我终于想通了,我不是你的妹吗?

哎呀,怎么所有的情,所有的感,在这一刻全都表达不出来了呢?我才知道,有些情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达的,有些感,亦是需要留在心中的。

我只能说,与你在一起,我竟全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小孩子,一个会撒娇的小孩子,我甚至忘了,我其实也是一个“姐”。

为什么,在你面前我学会了淘气,也更懂得了乖巧?是啊,你可不就是我姐吗?

你说开心时喜欢吃糖,难过时喜欢吃糖。我哭了,面前便出现了吃不完的糖,纸巾在不经意间一片又一片。你用娇柔的声音挑逗我笑。可是你哭时,任凭别人怎么劝,你都不会给个情面。姐,你说过,其实你并不快乐。我也是的,每天都笑,其实并不快乐……

姐,我终于知道,每个女生都有一颗善感的心灵,谁会洞晓热爱幻想的我们会随时冒出什么样的秘密呢?我终于知道,每个女生的心灵都很脆弱,可是她把这颗脆弱的心灵用坚强的外表作了掩饰。我终于知道,不是我们不想哭,只是我们渴望成熟——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泪水在眼里打转却还能保持微笑。

姐,你总说你不爱发脾气,可是那次,我分明看到了你脸上的恨,看到了你眼中的泪。我终于知道,每个女生都会为看似不值得琐事发脾气,只是极限不同。

……姐呀姐,我才知道,当妹妹的感觉真好,让我永远做你的乖乖妹,好不好?

(44) 两情若是久长时

你怎么知道我不会难过?你又怎么知道我是真的习惯寂寞?

“古来圣贤皆寂寞。”不错的,但我不是圣贤,我终究会怕寂寞。说到底,是怕极了寂寞,所以受够了伤痛,我怕它被判为无期徒刑。

我怎么这般容易感动呢?你拿我来跟你比较,列举了一大堆我的好,我便觉得是我的错,看到你轻拭眼角,看着你伤心难过,我却在深深自责。

就在那一晚,你突然间懂事了,你走了,还不忘跟我招呼一声告个别,你的脸是红色的。

……

高中原来真的是千般愁万般乐。朋友何其少,知己何其多!当大部分人都在关注你飞的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是友情。可是真正的朋友,一定要天天一起走吗?我想与你一起努力,可你潜意识的拒绝。你不曾了解我正是那个需要坚持两小时才能学好的孩子。所以请让我静静地享受一份寂寞。

你可以恨我,可以怨我。我只愿,你成长。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5)

心中的哥

高中生了,少了一份莽撞与轻狂,多了一份稳重与担当,却总也增减不了对哥的依恋与向往。

儿时的哥

小时候,路哥是我的偶像。这个相貌平平的男孩子,却把家务收拾的井井有条,那时我对妈妈说,路哥是我的我榜样。

他带我去坝中心滑冰,结果我的一只鞋陷进了泥潭里;他带我去剖人家山坡里的地瓜、大蒜,在野地里随便支一个小架烤了吃;过年的时候,他带我放人家鞭炮上掉下来的烟花;他带我去爬当地最高的山,说是那里有野山鸡,野山鸡的羽毛很漂亮。那么小的我,累的哭了,妈妈给我带的零食撒了一地;他喜欢把有用的东西留给我,他喜欢把对长辈的一些小小不满对我诉说,他偏喜欢我跟他电子游戏对打……只因为,我最最听话,那时,我是他最最疼爱的小妹。那年,他才上五年级,而我,只是一个幼稚园的小娃娃……

初中那年

初中了,班里的男生人高马大,凭这形象来说,准符合哥的形象,可言行举止一点都不带有哥的样子,身边的男生还一口一个“薇姐”的叫着……

即便这样,我还是要发现一个哥,那样才有安全感。于是我的同桌便充当了这个角色,不知他是否知道,至少他跟路哥长得很像,至少我把他当成心中的哥。

谁来做我哥?

不知为什么,同学们总爱在随笔中阐发强烈愿望。小冰同学的随笔《我想有个姐姐》诞生于世,小玲的《有个哥哥真好》的愿望也成为现实。由此也可以说,男生喜欢姐,女生喜欢哥,亘古不变的事实!我也想有个哥,谁来做我哥?

路哥上大学了,我们一个在这地,一个在那地,相距甚远,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当年的那个偶像,似乎淡了,浅了,可终归,他还是我喜欢的那个哥。

有哥疼的日子日子很快乐,可我们班的男生,都是公认的小孩子,符合哥形象的没有几个。

可是小小的美梦还要做,他成了我心中的哥,他正占据哥的位置,我默默地把他当我哥。他这样的哥,可遇而不可求,有这样一个哥,幸福又快乐。只是这个哥,心中的这个哥,现在我不能认。高考结束后,参加工作后的将来亦或许认不得。我找到了,他就是我心中的哥,我对自己说:“假如你是我亲哥……”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