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运动会过后,我学习的疑惑
第二十九章:运动会过后,我学习的疑惑

(7)拼搏·长跑

“高一男子800米做准备。”一听到这里,我的精神就起来。

一个个的健将疾驰而来,一次次的追赶,一次次的超越,都吸引了我。

其实学校每次组织的体育运动,我最关注的就是长跑。因为它给我的启示,是有空间遐想的。

同学们都在为别的项目的刺激而欢呼雀跃,而我的心,却只在关注长跑。

长跑,最重要的是有毅力,这些运动员们,都没有令我失望,即使被落在后面很远很远了,丝毫没有赶超的希望,可他们还是坚持了,他们迈着大步,慢慢的,慢慢的,跑向了终点。再没有任何一种运动场面比这更令我感动。

100米跑,一眨眼的功夫,人跑没影了,速度太快,不够刺激我的神经。

抛铅球这个项目还不错,因为我们班的冯刚同学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我当然要热烈鼓掌。

其他项目,看台上压根就看不到,自然也没什么兴趣可言。唯有长跑,要速度有速度,要长度有长度。他们抬起的脚步令我无意中眼花缭乱,当别人在兴致勃勃地为参加其他项目的运动员加油助威时,他们不知道我在沉思什么。我在静静的观察长跑同学的抬脚点和落脚点,都是那么的稳健、均匀。

看吧,最后面的一个同学把前面的一个超越了,又把前面的同学超越了,这就是我心目中属于他们的胜利!

长跑带给我的启示远不止这些。

长跑,贵在坚持!

(8) 敬爱的班主任:

有太多太多的话想找您倾诉,憋在心里整宿整宿的睡不安稳。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也不知何时适宜。又怕找您谈的时候失去了真实的味道。大约半夜12:00,我还难以入眠,我在反复思索,干脆写下来吧!

唉!从那个话题开始呢?先说运动会结束的那一阶段吧,许多老师反映我们班同学状态不好,上课无精打采,我想这或许是那时大多数同学都感冒的缘故吧,不过不必担心,现在我们已恢复了活跃。

也大约是在那个阶段,我突然感觉到了学习上有那么多困惑,对许多知识都那么陌生。尤其是地理,瞎编都不知如何去编。我一直都想着如何去解决,提前想了又想,怎样去向老师提问,可是为什么,老师一走到我身边,我总感觉这道题又仿佛会做。我并不承认这是心理在作怪。那种矛盾,真的令我很为难。

我与好多同学交流,寻找安慰,她们的回答跟我想的一样。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也说:“感觉什么也不会,有时真的想放弃。”我真的会有这种想法,可是您说过:“只要高中坚持了,以后社会上的任何困难也不必怕了。”就是您这句话,是我拥有了更多坚持下去的勇气。

许许多多同学都讲:“物理题很难理解”。真的,虽然知道就是套上公式的事,但题意如何理解?那么多的公式又如何去用?这一点,物理老师应该理解吧。总之,我发现上了高中,内心是由种种矛盾编织起来的。

最近这些天,我的那种紧张感,似乎已经淡却,尽管那令我头痛的地理、物题并没有弄懂。似乎是有一半的压抑,一半的得过且过。这种心态正常吗?

您大概觉得我不善言谈,也许是吧。似乎是每位中学生都缺少理解,我也不例外。在家中有了心事,只有爸爸偶尔会耐心听一下,可他毕竟是男性,我大多需要的,是妈妈的关怀。可是妈妈,她工作太累了,回到家已没有精力去听我诉说。我向她报告我在学校里的情况,她没有一次认真听过。我向她倾吐我的感觉,她会无情的反驳我:“不要说了,你的感受我都能理解,我很累了。”这时的我,会情愿吗?

上次听赵伟志老师作报告,很遗憾我的家长没有来,倘若是他们来了,我也就能多一份理解。我从小不太怎么受父母的管束,只要不是出格的事,都是我自己说了算。只是他们时常对我说:“学习不好没关系,反正不是给我们学的。”我早就估出了这句话的分量,它也一直是我学习的动力,我没有理由要放弃。

好了,换个话题,说说我们班的整体情况吧。

早读时间,您规定:只背英语跟语文。许多同学抱怨了,其他科目的知识吃不消了,不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他们更多的是想把其它知识尽快掌握。我的看法呢,既然您强调语文英语的重要,那需要尊重您的意见,可同学们的抱怨也不是没有道理呀。所以我觉得还是把背诵语文英语的时间各拿出一天给我们比较好,您说呢?还有,数学、物理难那是同学公认的。

再就是,我们上初中的时候,老师经常前后左右的调位,这样可以实现同学之间的优势互补。数学较差的挨着数学较棒的,英语较差的挨着英语较棒的,而不是按整体成绩来划分。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不过会不会换起位置来很麻烦?

复杂的想了那么多那么多,整理下来也不过一张半多的纸,时间仓促,没来得及考虑层次、详略,我只是把我想到的真实的记录了下来。其实我的想法还有很多很多,只是突然间不知要怎么表达。原谅我占用了您宝贵的工作时间。感谢您能够耐心把它读完。就在我把最后一个句号写完,仿佛心里没有了重担。

您是我的班主任,我应该信任您。相信您会帮助我解开众多压抑的谜团,相信您会帮助我做得更加出色!

学生

2010.11.2

(9)

最近这一阶段,恍然有如此多的压力,找不到可以倾听我的人。我对知识的理解过程特别漫长,有时我会认为自己很笨,那么简单的东西都理解不了。以前的我,也是如此,只是那时有足够的课余时间,我可以比别人少休息,但我绝不允许自己比别人少学习。有的不理解,我多看,通常晚上到11:30,把每道题尽自己所能。因为我始终相信,勤能补拙。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付出再多,我依旧高兴。

可上了高中,性质大有不同,似乎不再单靠一种勤奋,它更多需要一种智慧和方法。而我,大概也一直没有找到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大家都说:“用不着这样学,该放松就放松一下,干吗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可我哪里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松呢?我只知道自己一闲下来就要学习,可是,我也并不喜欢这种模板化学习,那些放了学就去球场打篮球的男生,不也照样学得有模有样吗?我发现自己只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学,我其实不懂得休息!

有些题目,我不好意思问老师,因为我觉得它太简单。我理解问题的效率并不高,我从来都是课堂上完成不了任务,我只能更多的去挤课后时间,可是积累的太多,我也不能理清思绪了。我于是想晚上在宿舍里用手电学,可是那样太难受!要时常观察着老师,时常注意着天花板,探出头来换换新的空气......我想,那得不偿失,还不如早睡早起呢。可是早上我们都睡不醒,没等做完一个好梦,便到了5:30,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赶在6:10之前到教室。如果晚上熬太晚,白天上课打瞌睡,那样效果更差。我终于打消了挑灯夜战的念头。

幸好还有个大休,尽管作业如山,但我还是会挤出一点时间,到高三的大哥哥家请教一番,他的理科相当棒,我能学到很多东西。在把问题解决之后,我的心里才不至于那么急,我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可是,令我发愁的日子还是来了,学校组织学科奥赛培训班,我们必须在周末的9:00之前到校,不仅作业做不了多少,不会的题目也越来越多。在这培训班里,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奥,我更发觉自己的无知,不懂的问题太多太多。课堂上老师讲的基本内容都不能尽快掌握,怎么又能储存进这么深层的东西呢?对于奥赛,我没有信心战胜,通过前几次的初赛,可以看到我的成绩有多么的不理想!

越发的着急,沉积在心里。我在冥思苦想,怎样把不理解的东西装在脑子里。老师说要合理安排时间,多做非常学案。可是我找不到合适的时间,要说挤时间,大概也有一小会儿,可那时间并不能满足我的要求。在那极少的时间里,我静不下心来去攻克那理解性的费脑力的东西。在这种相对不安静的环境里,我能够读进去的,只有英语,它是使我树立自信心的城墙。

不管课上老师讲的多详细、多缓慢,我似乎每道题都只能理解一半,这时我会情不自禁的急躁。当然,我也会及时的调整,使自己跟上下一道题,可还是一半。什么时候那些东西能够完完整整、清清楚楚地印在我的大脑里呢?

俗话说:“兴趣+方法=成功”,我对它们并没有失去兴趣呀。对于数学的兴趣,从上学开始就一直跟着我,那时的我,总是有能力,有时间去研究比较高级的题目,现在,什么“向难题挑战”,什么“拔高训练”,我从来不敢奢求,我只希望能够平平常常地理解进去老师课上讲得内容。

或许是我太心急,消耗了我大部分脑力,对于一个初学者,大概不必这么着急,大家告诉我:“慢慢慢慢就掌握了。”可是对于我,那要等多久!

或许是我自己制造了太多压力,我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放松过,我满脑子都是“学习、学习、学习......”我讨厌了自己这种学习方式,我想改变,我也曾想过无数个放松计划,可我又总会情不自禁地翻开书本,硬去看那难理解的“光合作用”,画画那两分力的合力,做做那带有“a”的函数。

班主任说那些理科的概念,要通过做题去理解,可在我看来,我要先背熟再去做题,可这未免太......

一天一天地转眼即逝,来不及思索我有多少迷惘,我想三年的时光也必定匆匆走过。为了学习,我似乎把一切额外的兴趣都抛弃,班主任讲,高中生没时间发展这些兴趣。我不想在高中待了三年,到头来一无所获。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我要怎么办呢?简直要疯了!以后我该怎么学?以前的知识又该怎么补救呢?我不知所措。

我现在所学的知识几乎混乱不清,数学不会,生物不会,物理不会,就连地理也不会。呵,我感到很累很累。我该怎么办呢?

(10)

小学的时候最爱学数学,因为不用费脑子记忆。到了初中,数学变得很深奥,我掌握得不够劳,我在寻找一种新的乐趣,说来也巧,语文老师是我的班主任,英语老师曾经教过我的父母,她们对我特别好,总鼓励我好好学,也总在潜移默化的培养我、影响我。她们希望我是最棒的,也一直是用好学生的高标准来要求我。我,没有让她们失望,这两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它们支撑着我,让我有探索知识的兴趣。现在,我对它们也有极大的依赖性,我知道,付出的少,收获的就少,所以我不敢少下功夫。

我前思后想,终于下决心每天早上挤出二十分钟背诵语文跟英语。可是我又发现,哪一科都要加强记忆,那么多那么多,弄不清楚该从哪里开始背。听着老师说的挺容易,哪里不会背哪里。可关键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在我充满困惑的大脑里,怎样快速去容纳那无穷的知识?有些东西,背过了又能怎样呢?还不是照样不会做题,都不如语文英语实在,背过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这也正是我热爱它们的原因。

这几天,正赶上高二高三同学学业水平考试,这可以算的一个绝好的机会,难得!没有老师讲课,没有太多的作业要写,我可以自由的去减少我的迷惑。课上时间自己看题,也看不了多少,但毕竟有新的收获。课下时找老师交流,看能否从老师的话中找到更多安慰。我也不知道与老师谈话之后有没有进步,只是会觉得这是心太急的表现。尽管我知道,急也没有用,可是遇到了很多的不理解,我又会情不自禁得着急。

爱好语文,爱好英语,可是这次语文也没考好,竟然没过一百!英语成绩虽然还比较高,但也出乎我的意料,为什么没有过120分?

总之这次试考的极为失败,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宁愿相信是我没发挥好,不然,下次考试,难度对我有多大!我不想学坏,我一直在努力,可是……难道我的学习技巧、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吗?我似乎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不知道。

有了迷惑,我总爱写成随笔,然后递给老师。喜欢看老师热情地分析,喜欢听老师细心地讲解,喜欢与老师真切的交谈……我信任我的老师。

我的心中有老师,我想老师的心中,一定也有我!

今天听了同学的演讲,听了解主任、陈校长的分析,我有了新的发现。大多的不理解,似乎源于我自己的不足。我没有做到课前预习,没有做到写与背的结合,没有做到在别人努力认真学习的时候拼命学,没有做到学习的时候百分之百的专注,没有做到劳与逸的结合,没有做到把一天所学的知识挤时间总结,没有做到以一颗平静的心面对难题,没有计划好一天所要做的事……

我一天中想得太多太多,把高中生活想象的过于复杂。我一味的急迫,追求高效率,我忽视了另外一个自己。那个她,做起事来总是不急不慢,在困难面前总比别人镇定。

老师们给予我指导,告诉我不要着急。我现在真的感觉不到什么叫“急”了。在学习生活中,心里储存着不多不少的急,是不是最好呢?

是不是我带着一颗信心,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就会好起来呢?我不敢确定。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