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十八岁
第二十八章:十八岁

(2)送给心爱的弟弟

弟弟,还记得你刚被上帝赐予我们家庭的那一晚,我兴奋得难以入眠,满脑子想的都是你哭的样子。

你的哭声告诉我,你到家了。我迫不及待的要去抱你,可被妈妈阻止了,她说你太小,经不起我的抱。于是,我怀着希望在等,等你稍稍长大些,我可以抱着你串门走亲。

你的降临使我不再感到孤独,我自愿把我的爱献给你。看得出,爸爸妈妈把大部分时间都拿出来爱你,而我似乎有点失宠。但我不恨,不在乎,我知道,这是对你应有的责任。

看着你一点点长大,我满心欢喜。我们全家人围着你,教你咿呀学语,教你蹒跚学步。终于有人倾听我的寂寞。你口口声声叫着“妈”,这似乎是每个婴儿的本能。我教你叫“姐姐”,你却嘟囔着“啧啧”,尽管这样,我依旧高兴。

你刚入幼儿园的第一天,真是难伺候,听老师说,你绝食了。哈,我发自内心的嘲笑了你。

你终于习惯集体的生活。你很努力,把老师教的都学会了,回家向我汇报,我发现,你比姐姐儿时做的还出色。

你学会了撒娇,淘气。你总爱要零花钱,去买些近乎无聊的东西,我说你是冲着你媳妇去的,你急了。还记得吗?几次我为了教育你勤俭节约,体谅父母,竟流下了“恨铁不成钢”的泪水。每在此时,我发现你的心也被触动了,你会乖巧的让我感觉不认识。

你其实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你的顽皮像我们的爸爸,透露着憨厚与朴实,透露着傻里傻气的“雷锋”情节。

相信你会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会更加让姐姐为你骄傲!

(3) so tired,so happy

从来不敢想象,自己经历了九年学习生活的风风雨雨。以前总担心自己跨越不了高中生活那艰苦的门槛。

现在,我已经确确实实成了一名高中生,有了属于自己的感受。它不像哥哥口中说的那么严酷,也不像爸爸口中讲的那么简单。它只是一次迈向人生的过渡性挑战,如果挑战成功,那么你便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倘若挑战失败,那么也只能当做一个尝试,尝到了失败的苦涩滋味,才会试到更喜悦的甘甜。

每天,我的里程表也不过只有3条路径,教室——餐厅——宿舍。漫天的“学习,学习”在我眼前乱转,把我搅得思绪不安,多数时候我会很乐意的接受它,因为我知道,它在考验我,在磨练我。经受住它的考验,我便成功了一半。

有时我会为一道难理解的物理题而唉声叹气,内心一种柔和的声音便对我说:“你傻呀,抱怨有什么用?白白浪费时间。”这时的我,静下心来,发现它并不那么难。

有时我会为满堆的作业而发愁,不知从何下笔。这时的内心传出一种声音:闭上眼睛,看见了吗?那一个个的小白点便是时间在悄悄流过。我猛然醒悟,噢,按照老师布置的顺序做,原来作业并不是压力!

我终于明白,学习的态度在于一个“静”字,无论何时,我会记住——静能生慧。我做到了!

(4) 公共汽车上的偶遇

公共汽车上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上车,一位爷爷旁边还有个座位,我便坐了下来。我不认识他,他却主动与我攀谈起来,因为她看到了我这身“石开中学”校服。他说认识我们学校的仲校长,还有……我很好奇,心想:“我都不认识,你怎么会认识?”索性便问了出来。爷爷说:“我是一中学校的老教师,与仲校长是好朋友。”他又问我班主任是谁,我叫什么名字。我都坦诚告诉了他,因为我看得出,他确确实实不像坏人。

沉默了片刻,我拿出英语报纸准备学习,那位老教师又与我攀谈起来:“你在班里学习成绩一定前十吧!”我一愣,心想:“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学生的举动一目了然。我说:“是的。”

他又问我是哪个村的,然后说我们村的学生他教过很多。还告诉我他教过的哪一级的学生读起了博士,当起了县长……我感到了一丝羡慕。

闲谈中,我得知他姓王,是教化学的,干了几十年的班主任,现已退休,他教的班在整个市里是相当有名气的。他还告诉我,学知识不要死记硬背,要选取“理解性记忆”,他还给我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化学例子,这在平时课堂上是从来没有了解过的:为什么夏天厕所味道特别浓啦,为什么早上不吃饭容易结石啦等等。

我把手中的作业放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与他的谈话中。他与我谈到了作业量。他说:“我多次跟校领位谈论,布置作业在于精,在于质,少布置,多批阅。可老师们都怕自己的那一科落后,结果质达不到,还给学生和自己造成负担。”

我说:“对啊,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

他谈到了我的爸爸,问爸爸在哪儿工作。我告诉了他,并且说:“其实我很矛盾。在家里学习条件达不到,那么多的家务活我不可能袖手旁观,父母每天那么忙,我怎么能看着活却不插手?可作业也不能不好好做的。想早到学校学习吧,又觉得像在逃避一种干农活的责任。”

接下来,他回答我的这句话,很有说服力:“农活该干就得干,学习该学就得学,农活不在干多干少,干了,父母就高兴,况且你现在学习,不也是为了父母将来的高兴吗?”我乐了。

他还用毛老大的一句话教导我,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他就是想告诉我,做题会的就要做对,要求做精。他还说:“人要往高处走。有远大理想才有远大前途。”

他就这样和蔼的与我交谈着,仿佛要把毕生的经历都告诉我,我也很乐意听。后来,他说:“你很孝顺,很懂事,举止也很端庄,将来会有大出息。”很高兴这位老师能这样评价我,我也希望他的这个预言将来变成现实。

我要下车了,还感到意犹未尽,这是我高中以来最重要的一堂课,它比我学到的任何课内知识都要有价值。

公交车上的故事就是这么奇妙,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呢!

(5) 心情杂谈

爸爸,他太累。他每天忙里忙外,忙上忙下,仿佛包揽了家中所有的活儿,妈妈骂他实在,干不了的就不要硬去干,把任务分配一下,到时候把自己累出一身病,我们全家人怎么办?妈妈多说了几句,这是为爸爸好。爸爸仿佛从出生就注定对妈妈有偏见,他不听,还要反驳,他说他做得对做得好。妈妈不理解,她委屈......两人总僵持在这样的生活中,从自己身上找不到缺点,也并不想从对方身上找优点。彼此工作一天,累了,总要当着我这个做女儿的面互相释放一下情感,卸下一天的怨气。

我作为一个高中生,其实忍受不了这种年复一年的硝烟。可我也毕竟读过书,我知道,心理疲惫的人大声地嚷几句便会舒坦,父母工作累了,有相互发泄的权利,我确实无法剥夺,我只能把这硝烟当成每天必需的空气,去呼吸。

硝烟的根源,在于手榴弹。它一旦爆炸,即使不伤人,声音也异常的刺耳。我终于忍受不了,我要做一回大事业,为家庭世界的和平而做出应有的贡献。我说:“不要把你们的主观认识和判断强加到我的身上,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谁对谁错我都清楚,这世界很复杂,不要教给我一些片面的东西,我要了解全面真实的趣乐生活,请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们的理解水平不高,怎么办?于是我必须付出行动,我冲破学习的压力,寻找着家里的农活,能多干就多干,让父母减少工作量,心里的怨气自然也会消减。

最后我总结:其实爸爸妈妈都太累,他们把过多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干活上,缺少了交流,便也发现不了彼此共同的乐趣。

愿家中永远充满和谐的味道。

(6)当我十八岁的时候

十八岁的我,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我时常在想。

今年的我,十六周岁,待到十八岁时,大概已经上完高中了吧。带着一种感恩的激情,我回到了我的高中学校,向我敬爱的班主任诉说我十八岁的成长:

我用努力实现了我的大学梦,学者我所喜爱的专业。家人与我一起去爬了十八盘,我们照了温馨的全家福,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爸爸比以前更辛苦更努力地去打拼,但明显比以往更高兴,因为他的女儿十八岁了。

那时的弟弟已开始学起了英文,我有了英语交际的伙伴。在家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阴阳怪调的滑稽。

家里有我亲手栽培的小桃树,她开花了,好可爱!呵,正像我,生命里充满了旺盛。过不了多久,她就要结果,想着那甘甜的果儿,好诱人!

十八岁,正是一个自负的年龄。理想在这个年龄最容易实现。我想我要更努力,在这个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里,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我在集体的影响下默默付出,不敢休息。家人朋友对我的期望更大:“可要努力学习呀,上大学不要只顾拿文凭,要学出点真本事,将来社会上用得着。”“当今社会竞争大了,一不小心就落伍了。”“……”我一个劲地点头,牢记亲朋好友的嘱咐,为我所学的专业而奋斗,我一定要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我长大了,可蓦然回首,父母老了,在树下编织着玉米皮,粗糙的手上充满了老茧。他们用爱、用辛劳编织了我十八岁的梦,伴我度过一段又一段艰难的旅程。

呵,我十八岁了!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