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章  欲望是条繁复的锁链
1-51章  欲望是条繁复的锁链

一瑶可是深刻的明白:在修真的人,不管是谁,那绝对是一个“负翁”!

不是一瑶在这里提枪打靶!而是,事实上的确是如此!

交代完毕需注意的事项,两个人之间,突然就静默了!

玉玑子无奈的掀开眼皮,想说什么!可是,只是嘴唇张了张,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望着灯下,那个小小的身影沉默地忙碌着,她固执的在替自己收拾的包裹!心里面柔软的一塌糊涂。

瑶儿!如果说在佛前,祈求了500年才能换来你,刹那间的回眸!

那么今生我们能够相遇!该是我在佛前跪了多少年?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年光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

那么,我俯首感谢感谢老天的垂怜,感谢所有的相助。

并发誓:余生所有的日子,让我与你相遇,相携,相伴。

不管是以什么方式,什么身份。

你都是师傅此生最牵挂的人。

思念从此生根。

—— —— 圆圆的分割线 —— ——

夜已经很深了。

小家伙早已熬不住深沉地睡过去。

可是,玉玑子一点睡意也没有,他轻轻地拥着怀中的小家伙,如玉的手指在那娇颜上不停地临摹,仿佛一点也不敢大意,只为将那精巧的容颜尽力地镂刻。

欲望是条繁复的锁链

在自己还没有最终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抉择之前,绝不能将这个玉一样美好的人儿拖进那世俗的深渊!所以,只能选择义无反顾地离开,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快将他折磨疯了。

(师傅的决定很重要的,目前就只有两条路:那就是选择清修,还是双修双行。因为自己的感觉欺骗不了自己:瑶儿的出现,彻底打乱了自己坚定的修行目标。现在的他左右摇摆,拿捏不下,需要静心深虑。)

遥儿,我的未来有你参与的世界,不知道将会是一种怎样的跌宕起伏和惊涛骇浪。

想到这里,玉玑子苦笑一下,心里面早就深刻地明白:

其实,不管选择哪条道路,那都会是一条充满了崎岖坎坷的路,一条充满艰辛和苦难的路。

这个小精灵一样的人儿,她不仅有灼人的样貌,更有耀眼的身世,罕见的聪慧,浑身充满了迷一样的诱/惑,仿佛悬崖边上最美丽的花,惊艳了无数人,更煽动着每一个有幸接近的人都奋不顾身地前往。

自己已经身陷其中,早已不能抽身。

其实,也不愿意抽身。

即使在难的路,即使充满了痛苦,只要有你的参与,瑶儿,为师都要走一走,为师只会觉得:即使是痛苦那也是甜蜜的痛苦!

—— —— 圆圆的分割线 —— ——

回去吧!瑶儿!

对着那个兀自站在小径之头的小小人影挥了挥手。

玉玑子强迫自己掉转头,继续前行。

只是泪水早已顺着眼角止不住地滑落。

那小小的,孤立的身影,就像一桢图画,印进了脑里。

是伫望,出神,牵挂。

最后融合成一道绝美的风景!

这道风景的剪影,最后都融进了他的心里!

——瑶儿!等我!

—— —— 圆圆的分割线 —— ——

“果不其然,这么点钱,连修一个窗户的银两都不够!”一瑶对着师傅所有的积蓄自言自语。待师傅离开,一瑶开始清点师傅的家当。

翻箱倒柜地搜刮,怎么算,都只有几十两散银子。还不够尚书府半日支出。与自己修建住所所需银两的计划相比,才九牛一毛!

不禁,感叹:

修仙之人,太,太,太清苦了!

如果,一瑶知道,师傅所有的家当都值这点银子时,不知道会发出怎样的惊叹!

这是真的, 在这里插入一个太清宫创始人 —— 祀葛仙翁葛玄创建太清宫的过程,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就能很好的窥见修真之人真正的状态!

和所有后来有出息的人一样,葛玄从小就显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时就精通《道德经》,而且“天文地理河图洛书无不通晓”!这就很了不起了,请问在座的看官,你们年纪也是一大把了,有哪个敢拍胸脯,说自己“粗通”《道德经》?

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年仅26岁的原重庆市江洲县县委书记葛玄,正式向朝廷提出辞职申请。

这件事对于朝廷来说,是件小事。但对于九州历史来说,却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葛玄读《道德经》读出了名,于是给推荐上去当了县级领位干部。这也是在汉朝,道家仍有很高的地位,如果是在明清,道家式微之时,葛玄如果还想做官,精通《道德经》,甚至再加上《南华经》也没有用。人们要的是儒家学说,精通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了。

葛玄弃官之后,没有回他的家乡江苏省,而是到了洛阳附近的北邙山隐居,学习长生之道。这时,他的同窗王长,对他的见解大为佩服!于是,也不管同学不同学的,干脆就拜他为师,成为葛玄的第一个弟子。在以后的日子中,王长忠心耿耿地陪伴着葛玄,走完了漫漫的修仙之路。

后来,为逃避皇帝的邀请,师徒俩流落到了江西云锦山,并在山中住了下来。荒山野岭,生活怎么办?没有关系,神仙们早就考虑周全。葛玄王长“恰好”在山顶发现一个适合居住的石洞,石洞“恰好”有两扇天然生成的石门。更重要的是,石洞里“恰好”像花果山水帘洞一样,石桌石椅石碗石盆等一应生活设施俱全!

只是石桌上没有摆上石米石肉石鱼,而是摆着一本书,上面金光闪闪八个大字:《黄帝九鼎太清丹经》!

葛玄以手加额,道声“惭愧”!师徒俩便日夜研习这本修仙的参考手册。并且按照书中所说的方程式和配方,架起了一应试验设备,如丹炉、铜鼎、坩埚、天平、烧杯、试管、酒精灯之类。一切具备之后,师徒俩穿上白大褂,日夜不停地忙着研制仙丹灵药!

然后就出现了若干奇迹:

第一年,出现了第一个成功的预兆:红光满室!

第二年,出现了第二个更好的兆头:天降一只青龙,一只白虎,来护卫他们的丹鼎。

这说明丹快要炼成了!——众所周知,仙丹这个东西,夺天地之精气,取阴阳之变化。世间一切邪魔外道,无不垂涎三尺,躲在一旁盘算着下手抢夺!仙丹之于道家,正如经卷之于佛家。唐僧师徒取经归来后,在通天河畔,也曾经有无数阴魔试图抢夺经卷,但孙悟空一条棍子在手,谁敢上前?阴魔们折腾了一晚上,无功而返。葛玄和王长没有孙悟空的本事,神仙们当然体谅到了这一点,所以特地派了青龙白虎来保护。

——正因为如此,从此这座山才改名叫“龙虎山”!

眼看仙丹成功在即,葛玄王长欣喜万分。但就在这时,却出现了一个简单的,却难以克服的困难!

什么困难呢?很简单:没有钱了!

炼丹这项工作,听起来很浪漫,花费其实很大。简单统计一下就需要以下原材料:汞、硫 、碳、锡、铅、铜、金、银、砒霜、石英、紫石英、丹砂、雄黄、雌黄等等,如果算到完总共要60多种!其中最大宗的消耗品是朱砂——水银的原生矿。你如果经常看香江鬼片的话,对朱砂和道士们的密切关系应该有深刻的印象。

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花钱的!葛玄王长的实验工作一干就是几年,这买朱砂的钱从哪里来?很明显的,葛玄当时并没有学会点金之术。那是正牌的神仙,如吕洞宾之类,才能具备的高级功夫。而当时的葛玄,估计顶多相当于魔法学院五年级的哈里波特的水平:会隐身法、分身术,可能还会辟谷之术。也就是说,他可以长时间不需要吃饭,或者只略吃些神仙们喜欢的黄精、茯苓之类就可以度日。但弟子王长是否也具有相等的能力呢?后人对此多抱怀疑态度。这就是说,在葛玄的日常开销中,可能还不得不加上“粮食”一项。

银子!山珍海味离不开盐,走遍天下离不了钱!葛玄从事着高尚的修仙事业,现在却为这沾满铜臭的俗事伤透了脑筋!没有经济来源,眼见得丹炉的火苗慢慢熄灭,瓮中的谷子也渐渐见底!龙虎山那年头有几个人?就算有几个猎户樵夫,别人也不见得因为你会分身术,就每天提供你两斗米吧?

——什么?用隐身法去偷?得了吧你!崂山道士的结局你总该听说过吧?

到最后,葛玄和王长面临一个重大的选择:放弃,或是离开!

独立龙虎山顶,天风浩然,吹得宽大的袍袖猎猎作响。脚下是深谷空阔,林深木茂;头顶是朗朗长空,云舒云卷。一代圣哲葛玄,经过苦苦的思索,把他深邃的眼光,投向了西南方遥远的地平线......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