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闺密晴楚
第三章 闺密晴楚

“是不是真的啊你?这种事是一辈子的事,可得想清楚啊你。”电话里晴楚的声音微微颤抖。

“想清楚了啊。”我躺在床上翻了个身懒洋洋地说道。

“叔叔阿姨都同意?”晴楚继续惊颤颤地问道。

“ 同意啊,有我笑笑表姐在那里嘛,过去了以后会过的很好的。”

“死丫头,都不知道先跟我商量一下就做决定。虽然你留下我们也会分开,但至少没那么远吧?现在你倒好,我们是隔了高山又隔了海洋啊。以后要见你就得漂洋过海啊,那飞机票得多贵啊,还有,要是那大使馆不给我签证可怎么办啊?那么贵的机票你也不能常回来了吧?那我…你说我一个人…”晴楚颤巍巍的声音终于梗塞。

“好了好了,别这样妞,我又不是马上走,我这不还要玩一两年嘛,也不能说玩儿。外国管这叫‘gap year’,间隔年!而且我走向国际了对你可是好处大大的啊,等我在那混出名堂了也想办法把你弄过去,咱一起走向国际不好么?更何况,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今日的分别是为了他日更好的相守啊。”

“是,是嘛?不过你都决定了我也不能再说什么了。那好吧,那就这样说好了啊,你可不能出息了以后就忘了我。趁我们还在一起要珍惜时间啊,明天来我家玩儿吧,我们包饺子吃。”

“好啊,那就明天上午十点,我来你家。”

“嗯,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先睡了,晚安好梦~”

“好梦~”

挂完电话后我心里一阵空虚。

高考超长发挥,明明被认为是二本无望的我居然祖上显灵…超了一本四十分…换作别人早就该收拾祭品上祖宗墓前感恩道谢了吧?可是我…我真的…不为这莫名的好运感到欣喜。对于国内教育我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并不是说我觉得它怎么怎么不好,或者跟世人一样大骂它死板、磨灭个性、学不到实际东西云云。个性都是自己磨灭的,把它怪罪到考试制度头上只不过是为给自己的怯弱找理由罢了。韩寒说得好:“很多人,不要埋怨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因为谁谁谁说一两句话就放弃了的,就算不对你说那些话,你也成不了天才。”同样,不要说自己的个性被什么磨灭,轻而易举被考试磨灭的个性就算没有考试你那“独特”的个性也持续不了多久。

我只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在这个国家里念书,我觉得这个国家的学校没有我想要的生活。当然我只是指的大多数学校。比如我高考志愿就只填了香江大学。由于分差太大,人家鸟都没鸟我…所以从很早就决定大学不在国内念,反正也进不了好学校。

但是,上天却在我认为“本该是这样啊”,我本来就不在国内读大学的啊,突然变成了别人眼里的“为什么这样?明明能读个好学校的为什么不读了?那么烂的英文去花旗没问题么?就算去了又能进到排名高的学校么?”

其实也不是没有动摇过的,从一个资质平平不起眼的小女生突然变成了为学校争光的一份子,在查到分数的那一刻也有过惊讶,想到我居然可以读班上那些优生想去却没去成的学校了,忍不住问自己那我还去花旗 么?

但真真切切只犹豫了那么一下,还是仍然坚定了去花旗的想法。

高考的结果对我来说除了让邻居羡慕赞扬了一阵,让我爸妈风光了一阵,没有了任何其他的意义。中下生还是中下生,并没有因为一次特别的考试而真正跻身优等生行列。

第二天八点半起床,收拾了自己准备去晴楚家。 高三遗留下来一个习惯,每天不过十二点根本睡不着,因而每天总是起的很晚。

晴楚姓凌。是与我同学十二年的闺密。记得高三毕业前的最后班会上,班主任唐国兴吐沫横飞声音高亢地说:“过了高中,人生最清纯善良美好的阶段就过去了,高中的朋友是一生的朋友!到了大学那你才晓得人情之冷淡,现实之残酷以及…富二代官二代之高傲。我们要珍惜纯真时候的朋友。我们有的同学已经同学十二年了,十二年呐!…”老唐停下深情的演讲喝了口水以补充刚刚散失的吐沫。继而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如同他没有断开过演讲一样,吐沫横飞地用他那响彻整栋教学楼的高亢喉音说道:“十二年呐!我们知道五十年的婚姻叫金婚,一起长大的男女叫青梅竹马,可十二年的同学叫什么?啊?有人知道嘛?”说完目光扫射了教室一圈,见众人都十分疑惑地瞅着他。不禁“啧啧”地直摇头。摇头的同时还不忘往粉笔盒里抽了支红色粉笔。“我们同学怎么得了哦,连十二年的同学叫什么都不知道…”老唐边说边用粉笔在黑板上认真地写下“老同学”三个字。“十二年的同学就叫…老…同…学嘛。”

原本十分好奇的我和晴楚顿时无力地趴在了课桌上…

晴楚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读一年级的时候就有小男生在她值日的时候主动要求帮忙。而我跟晴楚死党关系的源头便是第一天上学时的同桌关系。

那个时候我们放学都没有家长接。不像现在家长接送上学已经普遍。我们学校放学的时候每个班在走廊上排成两排。男生一排,女生一排,老师站前面。然后每个人拉着前一个人的衣服有纪律地回家。如果中途谁到家了离队了,那么他后面的人继续拉着他前面的人的衣服整齐有纪律地走着。这样就不怕过马路危险。

我跟晴楚的家都离学校比较远,因而走到最后就都只剩下我跟她两个人。她比我高,所以走我后面并且依然十分自觉地拉着我的衣服。

小时候的我们就是这么听话啊。觉得老师神圣地跟仙人一样。他说的什么都是对的。我们会怀疑亲人怀疑父母,怀疑他们说错了做错了,但一定不会怀疑老师。就算他们真的错了我们也会怀疑是自己错了。

所以就算老师回家了,班干部不在了,小小的我跟晴楚也十分自觉地遵守着学校的做法。

因为同桌又同路,跟晴楚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过其他人。闺密情也就奠基了。

之后很幸运的我们都在一个班。只有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她进了重点中学分到了重点班,而我由于初中毕业考的那段日子突然冲击,发狠似的认真读了四十多天书,终于得偿所愿地跟晴楚进了同一所高中。但碍于我那刚刚达到录取线的分数,只能勉强呆在了垫底班。还好有我那当官的姨夫,在我糖衣炮弹以及威逼利诱下无奈地答应为我各处跑跑腿,找找人脉关系把我弄进晴楚的那个重点班。

结果姨夫果然不负我愿,真的就把我弄进去了。

许是因为姨娘就我妈一个妹妹。而她的独生女儿宋笑为了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高一就转学去了花旗,由姨父的表哥代为照顾。一家人聚少离多,因而他们二人对我还算是十分宠爱。嗯,是非常宠爱,宠爱到我一度以为我是他们过继给我爸妈的……

一下公交,头自然地往晴楚家的那栋楼望去。

四楼的窗户突然被打开,晴楚趴在窗户上张牙舞爪地喊到:“阿书,快上来啊上来啊。”嗓门大得引得站台前的人们纷纷回头往上看,还不忘在我和晴楚之间来回看…

我觉得甚是丢脸。捏了把冷汗便在众人眼里很不自然地同手同脚地艰难往她家走去……

“姑奶奶,你下次在公共场合能不能不要那么大声,我会很丢脸的。”我坐在她家沙发上一边卸下我的斜挎包包一边很不高兴地埋怨道。

“管他们干嘛,喊小声点怕你听不到嘛。”晴楚从厨房拿出肉泥跟饺子皮以及大盘子。“我们现在开始吧。”

“今天星期天啊,阿姨不在家么?”我熟门熟路地走进厨房洗手准备包饺子。

“我妈一同事说她家楼下新开的超市今天搞活动缺人手,我妈去帮忙,一天一百五十块。”

晴楚的爸爸是阳城黑势力的一员,生平得罪了不少人,混的不好也不差。在晴楚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爸爸参与阳城一场规模很大的群架,被人当场砍死。

晴楚的妈妈小她爸爸整整八岁。二十岁的晴楚妈在理发店当学徒的时候对晴楚爸一见钟情。从此掏心掏肺无怨无悔地为他付出了她的全部。

晴楚爸爸死的时候,我们正好开始学写作文。几乎每个小孩子都是为完成任务凑足字数草草了事。包括我。

可是晴楚却在他爸爸死后的第一篇作文《我的亲人》里写了满满当当一千多字。

我仍然记得当老师红着眼眶对我们说“这次作文我给了一个人满分,她是凌晴楚。凌晴楚同学如果你愿意的话,能不能朗读一下你的文章给同学们。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用心写文章。也让大家知道你是多么坚强的一个优秀的女学生,是大家值得学习的榜样。”

我看着晴楚在全班热烈的掌声下脸色苍白且面无表情地走上台。那时候我觉得她是个奇女子。

她的第一句话是:“我的爸爸是一个很不受人喜欢的爸爸,他三天前死了。”

她说:“他大部分的时候不爱我跟妈妈,但还是有爱我们的时候。”

她说:“要债的人推妈妈的时候爸爸会特别特别生气然后使劲地打那个人。”

她说:“其实我很爱我的爸爸,他长得很漂亮,但是他死了,就在三天前死的。”

全班十分寂静。我脑袋一片空白,断断续续地听到晴楚大声地读着这些。心脏像被人用力挤压似的十分难受。

那时候三十岁还不到并且仍然十分漂亮的晴楚妈坚决不再婚,这么多年来一个人带着晴楚,虽说不是锦衣玉食,但也给了她较好的生活与环境。

“哎我说你最近闷在家都干了些什么呢?”晴楚熟练地用筷子将肉泥夹到饺子皮上对折然后把边边重叠重叠。

“没闷在家里啊,我最近几天在图书馆学习。”我慢吞吞地照着她的步骤包。

“不是吧?”她停下手里的动作,把头靠近我,“你学习什么啊?以前念书的时候也没见你去图书馆学习啊,现在放假了反而学习起来了?我不信,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啊?我要背单词。等你大学开学了我就去新东方上课。”

“sogar,你一向认起真来就很恐怖的。既然决定去花旗,那就好好加油,进个好学校。top20吧。”

“top50我就很满意了。”

晴楚对我翻了个白眼,“嗤”了一声,表示对我这没出息的言语的蔑视。

“对了。”她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我准备去打工啊,工作已经找到了,帮一家家具城发传单以及跑业务。”

“太热了吧这个,等你打完工回来那还不得像非洲逃难的煤炭工人啊?小心进了新学校当不成校花啊。”我拿着我包好的第五个饺子仔细观察着。

晴楚拿过我手上的饺子说“包得真丑”。然后看也没看我直接把它丢进盘子里。“你啊,就知道挖苦我,什么校花,少说笑了。我是不想看到妈妈那么辛苦,我很早就有想自己挣钱读书的想法了,只是一直在念书没有时间也没有途径。现在终于高中毕业啦,时间充足啦,三个月的假哎,我去打两个月的工挣三四千应该能挣吧?那样我学费就不用妈妈出多少了。”

我突然对她又心疼又钦佩。

或者说我从小就对她又心疼又钦佩。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