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牡丹镇的传说
第三十七章 牡丹镇的传说

大武国与大夏国接壤处,有一个小镇,牡丹镇。名为牡丹,村中其实并没有成片的花海,相反,这里的土地并不适合牡丹生长。而牡丹镇这个名字,便是为了纪念那一场大战,那一位女子。

镇上有一对恩爱夫妻,润土与牡丹。润土是异乡人,四处游历,为了牡丹而留在了镇上,他说他的故乡有一大片牡丹花,红艳艳得,像极了燎原烈火,他爱牡丹。

后来羽靖将军来此征兵,润土应征入伍,离开了小镇,离开了牡丹。“别担心,等到牡丹花开,便是我回来之日。”院中一抔土,静默无声。

润土从来知道战争的残酷,因为他的父亲便是死在了战场。他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放下吃穿不愁的生活,走上前线。直到他的父亲阵亡,他们的村庄被攻破,母亲流着眼泪说,“儿啊,你爹爹上前线,是为了我们娘俩儿啊,是为了这整个村子啊……”润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如今,他已为人夫,才懂得当日父亲的选择。牡丹,我上前线不为国家不求功勋,只求你平安,只求整个小镇平安。

只是战争,远比他想象得残酷。

大夏国皇帝御驾亲征,气势汹汹,势要将大武国整个儿吞下。而羽靖将军虽然年轻,战术谋略却不输毫分。两军相持许久,大武国死守韩关。

羽靖整日里都在研究,最终决定了镇守韩关。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唯一可以出入的便是大门与一条山路,都派了重兵把守。大夏国来势汹汹,难以撄其锋。

如果镇守住了韩关,此役便是不胜,也难以让大夏占得一丝便宜。

羽靖狠狠拍了下桌子,“可恶!”他已许下如此诺言,如今形势,实在是大丢脸面。

明亮的黄色灯光下,一柄通体发亮的玉如意静静躺在桌前。

深夜,今晚上偷偷打开了城门,放进了大批敌军。所有的粮草都被泼上了烈油,一时间火光冲天,所有人都疯了似的往外冲,惊呼声惨叫声不绝。

羽靖在亲卫的保护下顺利离开了韩关。

“韩关破了……”羽靖叹道,远远仍可见冲天的火光 ,眼见是败了。

却不知,他即将面对的将是彻底的惨败。

月光淡淡的,照入山林也不明亮,润土也只能模糊地看见前方有一个士兵,便是跟着一路曲折前进。

“这位大哥,我们这是要往哪儿去?”走得累了,润土拍了拍前方士兵的肩膀。而他最后看到了那张噙着冷笑的脸,澄澈的月光一时间变得明亮,经过刀刃的反射,映在那张脸上。他抽出长刀,而润土来不及反抗,甚至发不出求救声。一夕之间,边有众多士兵悄无声息死去了。

“他们竟是放火逼我们离开韩关,又趁夜色伪装成我大武国士兵迷惑我方,实在狡诈!”羽靖一圈打在树干上,满脸怒意,“大夏斐泊,这次是本将军大意了。若有下次,定叫你血债血偿!”

他握着手中温凉的玉如意,咬牙道,“陛下,微臣没能完成对你的许诺,更别说您交给微臣的任务……”

“神鹿……神鹿!”他突然仰天长啸,像是被逼入绝境的饿狼。

我们最后的胜利的希望,神鹿!你到底在哪里?

最后大夏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只是奇怪,他们攻下韩关之后并没有继续进攻,而是撤了兵。

羽靖将军依言戍守边关,于漫天黄沙间怒视大夏,摩拳擦掌,静待时机。

叶鸾远在皇都,闷闷气了两日,便如常上朝批阅奏折,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而斐泊虽胜一役,却未能完成出师前的雄心壮志,亦是冷着脸一言不发。

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们的新生活开始了。没有在意韩关中被烧死的睡梦中的士兵,没有人在意山路上被踩踏的血肉模糊的士兵,没有人在意山林中死不瞑目的士兵。

因为一切都过去了。

可是那些不幸丧生的士兵的家人眼中心中,这一切远远没有结束。他们还在殷切等待自己的孩子,丈夫回家,回家团圆。

他们的厚厚的冬衣安静地躺在床头,他们的碗筷一直摆在桌上,他们的亲人还在屋前村头盼望他们的身影。

可是没有。

羽靖吩咐将所有还可以找得到的尸体收集起来,统一埋葬。无论姓名,住址,年纪,身份,最后都在黄沙漫天中化为尘土。

可是牡丹一直在等,等牡丹花开,等润土回来。

直到羽靖将军打败,战事已了的消息小镇,直到所有人都告诉牡丹,润土他不会回来了。

牡丹不再日日站在村口等了,而是整日待在院里,看着已经长出芽叶的牡丹喃喃自语,“润土一定会回来的……村里的人真坏,都说你不会回来了。但是我知道,你,你一定会回来的!”

村民经过牡丹的小院,总可以听到哭声,那种绝望的,令人心碎的哭声。

有一天,小院的哭声停止了,人们走进小院才发现,牡丹已经死了。她就那样静静躺在地上,神色安详,细看甚至有微微笑意。

她的手边,血色的牡丹吐艳,分外妖娆。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