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无言书
87无言书

关于文字

沉睡中的人啊

快快醒来

你看窗外的天边

已经微微泛白

……

已经不记得这是自己什么时候写下的文字,更不记得当时的思绪与心情。只是在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将它想起。就像不知道其他很多事情一样,不知道为何记起。

在自己写下的很多文字当中,最喜欢的,是那部还没有完成的《刹那光华》,也许,永远都不会完成了。在那部文字里,每一个篇幅里,都涂满了华丽的色彩,华丽的痛,华丽的冷,华丽的忧郁渗入骨髓。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写出那些文字的适当理由,也许,仅仅是一种词语的堆砌,用那些看似美丽的词语,堆砌出一幅幅冷漠的画面,用冰冷的眼神来掩饰脆弱的灵魂。再或者,就是一些单纯的心情,洒满那个冬天。

也曾写过一些故事,一些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有人说它是一种寄托,一种希望,毕竟,很多人都会将自己得不到的寄托于一些形式表达出来,正如文字。可我不是那样的,越不能得到的,就越不会去想,更不会去寄托什么。或许,那些故事,是自己希望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因为和自己比起来,别人身上发生的悲剧,更能让自己产生难过的心情。

飞和他的女友之间动人的浪漫爱情故事,终于因为家庭条件等客观因素而画上了被眼泪浸透的句号,或是省略号。路也怀着一种分外复杂的心情娶了一位自己从未谋面的妻子,每当通电话时,我们聊的最多的还是陪了他五年的女友。还有韩方,用他的婚礼告诉了我们,事业与爱情,是不可以兼得的。在我们默默祝福莉的同时,却又收到了她出国的消息,以后的事情,开始变得渺茫,最无助的,当然是苦苦追求了她四年后,终于和她走到一起的那个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名字的男生。在我们走出校园之后,现实为我们诠释了另一种爱情的含义,彻骨冰凉。现在只有楠,那个让我们大家始终放心不下的那个刁蛮的公主,还在厦门与男友一起坚守最后的希望。有些不太明白,在被大家嗤之以鼻的校园爱情中,到底有多少是他们所谓的天真与虚幻。我只看到,一张张无助的面孔背后,还有一群群狰狞而又猥亵的自傲,仿佛在看着他们经历一幕幕令人扼腕的悲剧之后,向世人解释:80后的爱情,本身如此脆弱。

关于音乐

大家都说我是一个安静的人,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后来索性随了大家的愿望,就做一个安静的人罢了。于是,对于摇滚,由开始的不是很喜欢,渐渐变成现在的拒绝,对都市的浮华与喧闹,也渐渐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向往。

音乐不像文字,不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就写出来。

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就像80后一代的校园爱情一样,是被很多人嗤之以鼻的。所以,平时除了做一些节目之外,是很少与别人分享我喜欢的音乐的。

《SALLY GARDEN》,原来每当向别人推荐之后,收到的评价都是无聊之类的鄙视,不是鄙视音乐,而是鄙视我。可不知道自从哪个很流行的广播电台有一次在节目中选用的这首音乐之后,那些曾经鄙视我的人们,忽然有一天对我说:给你推荐一首好听的音乐《SALLY GARDEN》。

在我认识的朋友当中,很少有人喜欢听非中文音乐的,即便是有一点喜欢的外文音乐,也都是些MJ的,或者是M2M的。可能是因为从前比较自闭的性格,很早之前就喜欢听没有人唱歌的纯音乐。《班得瑞》是最早接触的一个系列的专辑。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刚上大学的那几个月里,我的CD机里放着《班得瑞》的唱片被许多人当作笑柄。直到后来,学校电台邀请我做了一期关于“灵魂音乐”的节目,这个笑柄才被他们自己的班得瑞唱片渐渐掩盖。再后来,那个让我无比眷恋的校园里至今经常回响的《爱尔兰画眉》,还有贾鹏芳老师的《和平之月》,以及圣·菲利普少年合唱团如天使般吟唱的《AMAZING GRACE》,都被每一个人所接受。

也许他们中间很少有人知道,在那些动听的音符背后,还有很多很多我的无奈与苦笑。但是,结局是美好的,过程中的那些,也就不再重要了。

关于电影

最近几个月好像看了很多电影,多的,有些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其中的一些,还是让自己挺震撼的。

《西线无战事》,虽然是一部很早很早之前的黑白影片,但还是让自己亲临般地感觉到了那种血腥与冷酷,就像在雷马克的同名小说里的感受一样,所幸,我们没有经历战争。

还有一部很可爱的动物影片《超能狗狗》。关注这部影片是因为在电影杂志中有很多对它的抨击与争论。想知道,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能让那些惜字如金的人们的文章里同时出现了“幼稚、无聊、做作、无新意、技术水平一般、只适合3岁一下儿童观看”等如此XX的字眼。看过了以后才知道,原来现在的影评界,也大有如博客一般向人民大众进军的势头。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文化水平,有多少文字修养,甚至是无论你对电影了解多少,只要你会打字,就可以任意发表评论。就像在博客里说那些故作高深的白痴评价一样,可以不负任何责任。还是喜欢那本电影杂志编辑针对关于这部影片的批评的回应:放不下姿态你就别看。其实事实就是这样的,那些以为自己哗众取宠的三言两语,就可以左右世界上的很多事情的人们,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大家对此的态度不过是微微一笑,然后平静的鄙视。

其实还有很多电影是值得一看的,比如《AMAZING GRACE》、《秒速5厘米》、《夜幕》、《星尘》等等。电影毕竟是电影,对生活能够产生一些启迪,那是额外的话了。电影的本身,只是如文字故事般的寄托,没有必要非得弄出一大堆教育启示般的道理来,那些东西,是要自己体会的,不是谁写出来就是真理一样。

关于爱情

自己已经不适合再去谈论浪漫,只能用生活加以诠释。

尽管有很多人告诉我们,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尽管有很多人向我们推荐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的那句关于出来与进去的经典;尽管很多人都对婚姻持有悲观的情绪色彩。

但是,每一个人不是都在听别人说的,看别人写的,听别人唱的么?有多少人是因为自己的婚姻不幸而出来呐喊?那些所谓的“别人”,也是因为他们自己确实经历过了那些才有所呐喊,否则,用别人的语言拿来呐喊的,就不是呐喊,而是造势了。因为,如钱钟书先生一样,能够做出这样文章的人们,都是少数。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平庸的人了。也就是因为这样,其实,生活中的惨白,婚姻的不幸,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现象。

那些对婚姻已经绝望,或者产生恐惧的人,为什么不相信你自己的眼睛或者耳朵,不相信那个你曾经深爱并相恋着的人呢?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