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影评】被伤害抚养的灵魂:《幽灵公主》
68【影评】被伤害抚养的灵魂:《幽灵公主》

【数字】

这部宫崎骏系列的动画电影的第十一部作品上映于1997年7月12日。

在日本放映的184天里,票房收入共计179亿日元。

同名单曲专辑当年内发行38.3万枚。

带动前作《龙猫》、《风之谷》、《侧耳倾听》、《On Your Mark》的动画录影带销量进入年度前六名。

该片成为日本当时有史以来第一卖座电影。

荣获东都国际电影节四个最佳奖项:最佳视觉效果奖\最佳电脑动画设计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配音奖。

【背景】

故事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京都的室町幕府统治能力薄弱,武家压倒贵族。在文化方面,则无论是贵族还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禅宗的影响。14世纪末期以金阁寺为代表的北山文化,15世纪末期以银阁寺为代表的东山文化都十分发达。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来到日本,传入了枪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满生气的时代,对应中国的元、前明。室町时代,日本大兴炼铁,制造火器。人们开始掠夺山林,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始受到破坏。本片就是处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

与传统的影片不同,本片的开场没有直接联系于本片的主体——“幽灵公主”。而是通过双重的暗示来达到这一目的。

第一个暗示,就是本片的片名。

Princess Mononoke。

Mononoke的意思是“事物的灵魂”。基本上,日本人把大到自然灾害、小到头疼的一切无法解释的事情都归咎于Mononoke。Mononoke可以是像轮子那样非生命体的灵魂,死人的灵魂,活人的灵魂,动物,小妖精,怪物的灵魂,或是一个自然的妖精。多多洛(龙猫)也是一个Mononoke。而幽灵公主,则是被伤害抚养的灵魂。

而第二个,就是开场时从森林跑出来的巨大野猪。影片中把这只野猪描写为“崇魔神”,实际上就是一个Mononoke。

这样,通过第二个暗示来标向第一个暗示,如此一个双重的暗示就形成了。这样的手法,看起来婉转、含蓄,而实际上是直接指向了本片的主题。在设定的悬疑中拉开帷幕,而在这个设定之前却已经告诉了观众需要的答案。

虽然本片的片名是“幽灵公主”,但故事的主线还是以男主人公——阿西达卡的冒险经历为主线。

阿西达卡在用弓箭射杀了已经变成Mononoke的野猪后,染上了诅咒。为了消除这个诅咒,为了要弄清楚的事实,他向遥远的国度西方走去。在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暗示。如前面背景所介绍的,这个国度的西方是指日本的某一部分,然而更深层的意义是指欧美等西方国家。至于这样处理的原因,就要解释宫崎骏创作本片的主要思想,也是贯穿全片的主题。然而这个主题同样处于暗示之下。

在老宫的眼里,西方国家对环境的破坏是令人发指的。所以他以责任的名义,运用艺术的手法将自己想要表达的诉求融合进这部作品当中。片中出现的炼铁厂、火枪手等元素,历史上大部分起源于西方。而生活在炼铁厂的人们与森林之间的对抗,则是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破坏。

虽然这种暗示同样是含蓄的,可它却将矛头直接指向了近现代工业文明。将破坏自然的罪恶与丑陋巧妙地展现与作品之中,却赤裸裸的披露于观众的心灵深处。尽管片中对众多怪物般的Mononoke的刻画是相貌奇特的,但相比之下,观众们反而对这些怪物予以了更多的同情。这样一个强烈的反差,将老宫的意图表现无疑,而且对这种表现不满的人们也无从指责。

与其他一些同类影片不同的是,老宫自始至终都保持了他一贯的风格,看似荒诞的剧情,看似无厘头的缘由,同样来自幻想的角色们,上演的故事却比其他任何人的作品都要生动、真实。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于别人的故事我们已经听的太多,看的太多。但老宫的作品的世界观却超出了现实的范围,我们可以把那些角色与我们自己联想在一起,这样让观众产生的兴趣以及过后带来的震撼与冲击,当然也要超出其他同类作品。老宫就是以这种超现实的手法将故事展现出来,然后又作用回到现实之中。观众在观看他的作品时,仿佛随着他那常人无法理解的灵感迸发出来的即神话又童话的故事一同游走,然后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各自开始思考。

对于故事中爱情元素的加工与处理,不得不让人觉得对老宫的干净、犀利却又不失浪漫的格调加以佩服。

只是阿西达卡与珊的一次意外相遇,只是阿西达卡与珊的一次武力对抗,再加上阿西达卡与珊的一次并肩作战,直到最后挽救世界般的一举一动。没有过多甜蜜的对白,没有矫揉造作的煽情,也没有离奇曲折的扣人心弦。很自然的过程当中,一段奇妙的恋情就此产生。非但没有影响到故事本身的主题,而且还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很多空间可以用来回味,与想象。

影片的高潮时,幕府的军队,炼铁厂的居民,森林里的生灵以及阿西达卡与珊,这而代表着不同含义的元素交织在一起的对抗,简练的进程中将人与自然、忠诚与背叛、友情与爱情、欲望与阴谋等等一同搬出。

片中的主神——鹿神,代表着自然平衡的法则,而可以带来或带走生命的魔力,则是代表着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而珊,可以说一半代表着一类人,而另一半则代表着自然,这样一个作为女主角的组合体,在深得观众喜爱的同时,也将老宫想要表达的信息一同带进观众的内心。至于男主角,阿西达卡,从一方面来讲,他是整个故事主线的推动体,所有的事件都围绕着他进行。而另一方面,阿西达卡也代表着观众,当我们如他一样以一双纯净的眼睛寻找真相的时候,也会慢慢的觉得,我们自己的手臂上同样残留着自然诅咒的痕迹。到后半部出现的炼铁厂的居民、幕府的军队,以及猎人等角色,则是代表着在人类改造并破坏自然的进程当中的三个主体。居民——常规改造者或生产者,向自然界索取正常生活生产的物质资料;幕府的军队——机构,以统治集团利益为至高的利益关系群体;猎人——非常规改造者或生产者,本片中代表的形象是不惜损失一切自然代价达到自我利益的组织群体。

当观众们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将影片中的角色置换为现实之中对应的主体时,不需要太多的修饰,老宫的目的已经达到。

尽管披露的现实是残酷而冷漠的,但老宫的美好愿望也在影片的最后时刻加以展现。他用结尾时,森林存亡的巨大反差来达到这一效果。如果说,鹿神的首级被射掉之后,代表着自然平衡法则的破坏,成片死去的木灵【注:Kodama,意思是“回声”(它的字面意思是“树精”)。但是,因为它的名字是用片假名写的,而不是日本汉字,它的意思也可以是“小球”或“小精灵”。它们(有许许多多,形态大小各异)是住在森林里的一种精灵。尽管Kodama(一种树精)在很多日本民间传说里都出现过,但作为白色的小东西出现是宫崎骏的创意。】与枯朽不堪的森林则是被隐喻的警示,随后阿西达卡和珊将首级归还与鹿神,后者暗然死去,则是自然法则重新归于平衡,森林重新恢复生机,在这里可以看做是自然的自我修复。

也许老宫是想告诉人们,保护环境,从现在开始,开来得及。

当片中的这些暗示在观众的思想深处汇集到一起时,那些无言的告白,仿佛已然成为了最有力的控诉,任何辩解在它的面前都会苍白无力。原因很简单,是它们唤醒良知,人们用成熟的理性开始审视自己。

我们,不再相信谎言。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