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书评】当黑暗来袭
59【书评】当黑暗来袭

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精力与动力,能让我在18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口气读完那本《黑色大丽花》。随后的那个晚上,彻夜未眠。感觉到一阵阵隐隐的头痛。那痛来得彻底、真实,像是要撕裂头颅,挣扎欲出。

不知道是不是将那本书压在了枕头底下的缘故,不知道是不是同名电影中那一个闪过的镜头的缘故。脑袋里时刻浮现的,始终是那个黑衣女人惨死时凄惨的笑容。像欧洲舞台上的小丑,嘴唇的两边一直笑得裂开到双耳。只是那女人不是小丑,那笑容也不是笑容,而是被锋利的刀锋划开所致。顿时觉得关掉台灯时的夜,无比漫长;失去光亮的黑暗,无比阴森。那空洞洞的黑色之中,仿佛有一股殷殷的血红暗然涌动。而在那背后,则是一双双无力挣扎的双手,胡乱地挥动,然后静静沉入地下。

让人窒息的宁静。

这部由花旗著名作家,《洛城机密》的作者,詹姆斯·艾尔洛伊在一桩谜一样的谋杀案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小说,除了让人能够享受一次文学的盛宴,深刻体会大师的手笔之外,对一些人来讲,则更像是一个魔咒,无法破解的魔咒。

除了案件本身神秘的色彩之外,在读完之后对心灵产生的撞击才是最为致命的。当一个熟悉好莱坞电影模式的人,想象着与文字相对应的场景与对白时,能够感到自己仿佛是一个幽灵,来回穿梭在事件的发展之间,穿梭在不同的人物之间。当一个了解一些花旗文化的人在看到一个典型的富含花旗式幽默的对白的过后,会心一笑的过后,是那种慢慢从后背渗出,深入骨髓的冰凉。

看起来似乎有些可怕。

可也许这种可怕就是让人喜欢这种黑色风格文字的驱使所在。不论是谁都会有好奇心的,不论是谁都会有那么一点偷窥的私欲,不论是谁都想带着一丝害怕的心理去深入一个恐怖的气氛之中,不论是谁,他毕竟是个人。

当一个人以常人的思维去解读作品,在获得作者给出的一些线索之后便开始阶段性的假设着结局,然后相对应的是成阶段性的失望与自省。失望自己推导出了一个错误的结果,自省自己的智商与判断力。

其实这些都是毫无意义,也是没有必要的。

在一开始就注定以常人的思维去思考,是无法得出大师才能写出的结果的。当然,如果不从一开始就翻到最后一部分的话。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常人只是常人,而大师,就是大师。

艾尔洛伊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师。

也许大师都要保留着一点神秘的色彩,常人无法解读。否则,大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常人却因此会显得不伦不类。当一些常人想去超过界限去偷窥大师本身的内心,从这一刻开始,那个人就注定可怜与卑微。倒不是因为大师的缘故,而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神圣的角落,不容侵犯。

在《黑色大丽花》一书的扉页,作者引用了一小段Anne Sexton的诗来纪念他的妻子:

现在我将你葬于此处,

我的醉汉,

我的导航员,

我失去的第一个保护者,

为了爱,

或为了以后的回忆。

我们不知道作者在此处引用这段诗的目的,也不能领悟其中的奥义。处于礼貌性的将它当做是一种纪念,纪念一个已经逝去的亲人,仅此而已。如果像某些评论家那样,因为这些细节将作者从前的故事全都牵扯出来,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想象的话,那样很难理解,再去读这部书还有什么意义。

在当代小说中,自己一直比较喜欢欧美的作品。相对于国内一些作品那种做作、虚伪的粉饰与内向,倒是欧美的大部分作品来得痛快、豪爽一些。

曾经和西班牙某大学的教授偶然聊起过这一话题,在他的印象里,九州很多文学作品当中的主人公到了欧洲,他们只能在荒诞戏剧中接受这些角色,但是小说对于他们而言,人物的真实属性始终要大于人物的粉墨属性。尽管他的话有些偏激,尽管他的话语中多少有些令人反感的少许轻蔑,可他的一句话着实能够让人深省不语:欧美很多作品当中的人物,你在街头就能很轻易的找到,然而九州很多所谓正统文学作品中,那些人物也许只有在电影中才能找到。

在我看来,这句话很有礼貌的对先进的九州文学与电影现状做出了双重攻击,而这种攻击,却又让你找不到任何能够反击的语言,只好默认。

也许是他看出了我有些不高兴,或者是西班牙人骨子中的那股被人们成为高贵的血统,他向我做出道歉,并解释道这是国家差异的原因。对此,我只能回答,不不,这是文化的差异。有心的人应该会明白我在说什么,在此就不再解释。

只是由此牵出下一个话题,评论界。

如果你喜欢读书,喜欢电影,喜欢音乐等等,你就应该对评论界有所认识。而且稍加留意的人会很容易发现国外的评论界与九州评论界的不同。

其实了解一些情况的人都知道,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不论是书,电影,还是音乐,做出评论的人都应该亲自去读完这本书,或者看完这部电影,再或者听完这个音乐作品之后,才能给出自己的评论。

但是,我们,和他们的不同,就是我们之中有很多人,或者说是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在没有接触一个作品的前提之下,凭借着自己的想象与主官判断,给出评论。而这里提到的我们,和他们,到底是谁,每个人心中应该会有自己的卡码。

在他们看来,评论是代表着自己的文化程度,欣赏水平,以及不同程度的社会导向作用,这是社会公众赋予评论人的神圣权利。而我们中的一些人呢?将这种神圣的权利转化成为了具有相当特色的实用主义权力。只不过这个实用主义来得要更自私、更狭隘一些。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中的一些文化人,甚至是文化名人,都是如此的惧怕评论界。集体笔伐、联合封杀等,已然成为了我们现今文化现象中的主题词。想起了大学的一位学长经常与人开玩笑的一句话:不喜欢他,就搞臭他。

我在这里说的我们,与他们,所指的范畴,和前面一样,谁的心里都明白。

记得余秋雨先生是用这样的一个词来概括我们之中的那些人的:文化杀手。阿雷提诺这样的杀手,我们身边存在很多很多,大师与小人之间的对弈也在时刻上演。

其实,我提到的我们,与他们,不仅仅是一个空间与时间上的概念,那是灵魂的划分。至于你站在哪边,自己琢磨。

如果这些是由一本书引发的联想式思考,已经足够了,也许有些过量,会减弱这本书的力量。

与这部书描写事件的华丽程度相比,它的结尾,却显得有些朴素。但就是这种朴素,才在读完最后一章时,让内心重新归于平静。

这也证实了《洛杉矶时报》与《新闻导报》对这部书的评论:艾尔洛伊的第七部推理小说,也是他最好的一部。他的作品——黑暗、忧郁、紧张,每一部作品都与众不同。如果你想去地狱转一圈回来,那就读他的书吧。

也就是詹姆斯·艾尔洛伊如给本书予以如下的结尾,才能使人从地狱中回来:在接近波士顿时,飞机被云层吞没了。我觉得心里很重,很害怕,好像即将到来的重逢与父亲的角色把我变成了一个铅坠似的。那时我觉得好像要见到贝蒂了,我真的有些希望可以见到她。云层分开,飞机开始向下降落,下面的波士顿正是黎明。我请求贝蒂让我安全地回到爱人的怀抱。

短短几行文字,带来刹那间的祥和与安宁。而这种祥和与安宁却让人觉得是源自灵魂深处的,不是由文字本身带来的。

毕竟,真正好的文字,是让读者自己真实地感受到什么,而不是通过花哨的笔法与华丽的文字让读者看到什么。

就如艾尔洛伊那短短的几行结尾,至少让我相信,世界在这一刻重新变得宁静。

于是,我在读书笔记中记录如下:在黎明的阳光中缓步进入这个黑洞般的地狱,又在午夜的黑暗中快步跑出这个地狱。只是在即将离开的时候,转身回眸。湿润的目光中,竟饱含着对这个地狱的眷恋,与不舍。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