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出征
第三十七章 出征

麦力艮很快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来到皇极殿。

“陛下,高征耍诈!这次比赛不算。我要娶静乐公主!”麦力艮说的很是直截了当。

“所谓兵不厌诈,是你自己技不如人,你还要求什么!”一个悦耳的女子声音传了出来。

高征见一女子款款走出来,肌肤晶莹如玉,未施粉黛,身穿白色纱裙,腰间用水蓝丝软烟罗系成一个淡雅的蝴蝶结,墨色的秀发上轻轻挽起斜插着一支薇灵簪。

“是你!”

“是我!”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你就是静乐公主?”

“你就是高征?”

“我是!”“我是!”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原来,静乐公主就是在皇城寺喝止馨儿和旺财争吵的女子。

“你说有完没完,忽略我的存在啊?”麦力艮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那又如何?”静乐公主说道。

“你们中原人一个鼻孔出气,一丘之貉,都是坏人!”麦力艮很激动。

“你说谁?”静乐公主长这么大还没有被人骂过。

“你,还有你都是!”麦力艮指着高征和静乐公主说道。

“啪!”静乐公主上来就给麦力艮一个耳光,清脆响亮,满朝文物全部惊呆了,隆庆帝朱载垕也愣住了。

“你敢打我?”

“又如何?”

“我作为蒙古鞑靼使者,你殴打我即是侮辱我蒙古鞑靼大汉。”

“又如何?”

“战场上见!”麦力艮气愤难平,一回头踏步走出殿外。

“公主你闯祸了!”张居正说道。

“又如何?”

朝堂上开始议论纷纷了,“公主,你快去赔礼道歉,也许事情会有转机。”“公主,嫁给麦力艮就没有事情了。”“送几座城池也许事情不至于那么糟糕。”“赏赐金银也许会让麦力艮不记恨。”只有高拱、张居正、皇上没有说话,静静的在看着群臣。

“堂堂天朝岂能做绥靖之举?”高拱声音洪亮,吐词清晰,皇极殿上的文物百官均能听到。

“高爱卿,你不妨说说看。”隆庆帝朱载垕说道。

“启禀陛下,这事因选驸马而起,倘若我天朝一旦示弱,以后岂不是任人宰割。蒙古鞑靼胆敢率兵来犯,可遣兵击之。”

“如何遣兵?”

“以尚书陈希学、曹邦辅,侍郎王遴各率师背城列阵以待;以京尹栗永禄、南都御史护守山陵;又起御史刘焘在天津守通粮,而以总督王崇古、谭纶专征剿无内顾;以侍郎戴才理军饷。”

“甚好!”

高征跟着高拱回到高府后,心情难平,觉得这事和自己有莫大的关联。

“父亲大人,征儿对于蒙古鞑靼之事有些想法,不知当讲否?”

“但说无妨。”

“征儿想带兵上前线。”

“为何?”

“原因有三:一,因为在校场上我打败了麦力艮,麦力艮怀恨在心,故而上朝理论,导致后来一系列事情;二、身为大明子民,我有责任和义务;三、我若去了,边关将领定会努力向前,奋勇杀敌。”

“为何?”

“首辅都舍得儿子上前线,边关将领岂能惧死?”

“恩,好!不愧是高家子孙。明日上朝,我就奏请圣上让你出征。”

“高征要去边关,甚好,只是现在无兵可给,去监军如何?”隆庆帝说道。

“无妨!我只需要带随从六十五名即可。”高征说道,李忠、张乾、陆豹及各自率领的人加在一起六十五人。

“皇兄,我也要去。”静乐公主嚷着。

“打仗是男人家的事情,你去干什么?”

“皇兄,因为我打了麦力艮,我想为皇兄分担一下后果。”

“也罢,你去也好。第一,你去了可以状我声威;第二,你去了也算是对你的惩罚。”

高征从兵部领了八十只三眼铳,带了足够的弹药后,就出发了,静乐公主非要跟着一起来。走的时候,高征去老夫人那里磕了头,请了安,老夫人摸着高征的头有万般不舍,还是让高征去了。

高征走之前见了林欣,林欣要跟着一起,高征拒绝了,高征说“欣妹,爹爹和娘亲需要有人来照顾,我不在身边时,拜托你了。”

“高郎,说那里话,应该的。只是你在外,要多注意起居饮食。”

“欣妹,天不老,情难绝。”

“高郎,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高征上前抱住了林欣,猛的亲了林欣一口,转身就走,头都没有回。林欣深情的望着高征的背影,高征离开自己的视线,还依在门边看了很久。老夫人撞到了这一幕,感到儿子确实长大了,知道孰轻孰重了,也为儿子能有林欣这么好的女孩牵挂感到高兴。

一路上快马加鞭,过了嘉峪关,来到宣府见了王崇古,出示了皇上圣旨,问了战况。

王崇古介绍了边关的情况:“蓟州以北一带,为俺答占据。俺答积极活动,招纳了明人赵全,仿效汉人建立城廓宫殿,还常常深入忻、代,骑兵甚至深入到平阳、灵石及潞安以北。从嘉靖二十年(起三十多年的时间,边患不断。而今又集结了大军十万余人来寇我边关。”王崇古很是担忧。

“王大人能再说详细点吗?”高征很想知道边关的具体情况。

“其实这些年守边大臣因为不能平患而遭受处罚的甚多。有的边将去向敌人行贿、求和,反中敌人诡计,为敌所用;有的汉人从外族部落中自动归来,反被边将杀死,冒功请赏;敌情不可得,而军中动静敌辄知。”王崇古接着介绍了边关情况。

“大人可有对策?”高征进一步问道。

“第一,禁止守边士卒随便出入边塞;第二,派出有经验的斥候深入敌方了解情况;第三,发布告示,号召陷入敌地的军民归来。”

“恩!甚好!”高征和静乐公主很是赞赏。

“王大人辛苦了。”静乐公主说,“待我回京时,我会在皇兄面前为大人说上几句。”

“谢公主!”

西北是苦寒之地,天气极冷,说了几句,王崇古便告辞巡防去了。屋子里炉火极旺,高征叫来了李忠,问道“练的如何?”,指的是一路上李忠训练张乾和陆豹的队伍使用三眼铳的事情。

“回公子话,除了吕禄以外,其余均会熟练使用三眼铳。”

“恩,吕禄会使吗?”

“会,但是不熟练!”

“短短几日便有如此成就,很好!”

“过奖了!”

“明天点齐人马,去大同看看。”

“是!”

出了宣化,路就不好走了,一路上北风卷地白草折,去时雪满天山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百姓房子十室九空,残垣断壁,千里无鸡啼,了无人烟,白骨露于野。每走一步,高征心里边紧了一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管怎么样,受苦的都是边关百姓啊。

高征来到大同时,大同守将赵岢去宣化押解粮草去了。副将刘成正要汇报大同情况时,静乐公主径直走了进来。

“公主,你怎么来了?”高征问道。

“我不能来?”

“大同已经是边塞了,昨天为了公主安全并未通知公主。”

“我在你后面悄悄的跟踪来的。”有这样顽皮的公主,高征头很疼。

“报!赵将军回城时被蒙古军队围困,请刘将军支援。”斥候禀报道。

“被困多少人?蒙古军有多少?”高征问道。

“被困大约一百人,蒙古军大约有一万人。”斥候回答道。

“刘将军,现在大同有多少守军?”

“一千!”

“速开城门,帅全部守军营救赵将军。”公主说到。

“且慢,守军不得出城!若守军出城,蒙古军势必会蜂拥而至,一举歼灭守军。倘若我分析没错蒙古军现在对赵将军只是‘围而未歼’,就等城内出兵,好一并歼灭。”高征并不支持。

“那该如何?”公主问道。

“刘将军,我带着随我一起来的六十五人前去营救赵将军;你派人广设旗帜,派两百人分成四队举旗东南西北四城门来回跑;设四面鼓东南西北城门各一面我不回来,鼓声不能停。”高征布置了任务。

“末将领命!”刘成抱拳拱手而去。

“那我呢?”静乐公主问道。

“请公主移驾城楼之上,观战即可。但务必让蒙古人看见公主。”高征说到。

“为何?”

“来不及解释,待我回城,再做说明。李忠,集合队伍!”

高征率领六十五骑出了城门,每个人都穿了高征发明的古藤盔甲,古藤盔甲用古藤编制而成,经过盐水浸泡七天后再用醋泡七天,坚硬如铁,分量轻,用硬箭射之不穿。三人为一组,三组为一队,前两组放铳时,第三组准备,前两组装弹时,第三组开始射击。倘若队形被打散时每一组,两人射击,一人准备;待两人添药时,第三人射击。这是高征想出来的阵法,在距离敌人较远时,杀伤力很大,倘若距离敌人较近时,把三眼铳反过来拿,手持铳管,以铳尾迎击敌人头部。三眼铳全部由铁铸就,铳尾的重量加上骑马的加速度,挨上非死即伤。

高征的冲击之下,蒙古军溃不成军,纷纷避让。很快,高征便汇合了赵岢,由十五骑开路,五十骑断后,轻松而返。

公主在城楼上十分担心,见高征回来,喜上眉梢。检查伤亡情况时,高征的六十五骑马,只有三人受轻伤;赵岢的一百人死五人,伤十人。以六十无人在万军中救出几十人来,而无一人死亡算得上是奇迹了。

高征给出了让公主站在城楼上的解释:“公主,你一旦站在城楼上势必会让蒙古鞑靼人看见。蒙古人一定以为大同有重兵把守,敌人看到大同东南西北有旗帜舞动,鼓声大振,必定不敢轻举妄动。我六十五骑主动攻击敌人,会更加坚定了敌人的想法,故而我们可以全身而退。”

静乐公主看着高征的眼神既崇拜又有温柔,这一役真是有勇有谋啊。

赵岢谢过高征和公主,刘成对高征也十分佩服,斥候来报,蒙古鞑靼大军并未撤退,而是围了大同。

公主问高征该如何是好,赵岢和刘成都望着高征,等着高征拿主意,看来这一战打出了高征的威望了。

“赵将军,大同城里可有水井?”

“东南西北各一口!”

“水井可曾结冰?”

“因为水井开挖甚深,并未结冰。”

“赵将军,即刻遣兵取水来,越多越好。大同天气酷寒,滴水成冰,井中取水浇在城墙上,既结实又光滑,敌人攻城时一定上不了城墙。”赵岢领命而去。

“刘将军,请到城里收集棉被,越多越好。”刘成领命而去。

“棉被有何用?”静乐公主问道。

“你一会就知道了。”

正聊着时,斥候来报,说是蒙古鞑靼开始进攻了。高征让李忠立即集合了队伍,六十五人分成五组,六十人分成东南西北四队,每队十五人,每队又分成两组,一组七人,一组八人,一前一后,交替射击;高征带着余下的五人作为机动人员,哪里需要就投向哪里。

蒙古人浑不顾身的向前冲,待蒙古人竖起攻城梯时,三眼铳大显神威,对准爬梯之人一通狂射,蒙古人想还击时,机手躲在城垛后面,弓箭射不到。

守城士兵在神机手的帮助之下打退了蒙古人的第一次进攻,蒙古人丢下了几百具尸体便撤退了。

赵岢组织人员把城墙上浇满了水,瞬间结成冰,被太阳一嗮闪闪发亮。刘成也找了几十床棉被来了。

很快蒙古人组织了第二次进攻,这次进攻没有主次,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城墙很滑,爬梯上不了城墙,蒙古人便手持盾牌,当着城墙上丢下的石头和三眼铳射下的散弹,硬是挤到在城墙边,用马刀不停的砍着城墙,火花四溅。

高征让人拿来棉被,加了硫磺,点燃后,扔向蒙古人,扔到哪里哪里就是火海,皮肤烧焦的味道臭不可闻。

城墙上不断的泼水,城墙越来越厚,蒙古人的第二次进攻又失败了。

很快蒙古人就撤兵了,因为驻守宣化的王崇古派雷龙带兵来解围了。蒙古人害怕内外夹攻,丢了两千多具尸体仓皇而撤。

在高征的指挥下,以一千人击溃了蒙古鞑靼一万余众来犯之敌。伤亡不到百人,完胜。

高征和公主回到了宣化,住了十天,蒙古鞑靼并没有再派兵侵犯,便决定回京了。

回京后高征和高拱秉烛夜谈了一次,自己对边防的看法:“兵部历来只设侍郎二员,协理部事,由于公务繁忙,他们平时很少巡阅边务。但一遇边方总督缺员,他们倒要前去顶补。若抽身不出,还得请移他官。去者都不谙边务,常使事倍而功半。可在兵部添设侍郎二员,主要巡阅边务,了解下情,做到对边方险隘、虏情缓急、将领贤否、士马强弱都非常熟悉。这样边务有人专管,总督员缺,也可即刻往补。

边方之官,长年镇守边卫,‘涉历沙漠’,‘出入锋镝’,可他们的俸资待遇和升擢提拔,都与内地处和平环境者同,‘甚者且或后焉’。建议对边臣应特示优厚,‘有功则加以不测之恩,有缺则进以不次之擢’,使功名常在人先,其他官员不得与之相争。对边臣中久卓成绩者更应体恤、厚加优抚,定期给假令回署休息,‘使其精神不疲,而知慧不竭’,如此‘以勤王事济必多得’。

边防有司长期以来,不是杂流,便是迁谪者。朝廷对他们不关心不体察,待遇极差,所以他们没有上进心。请择年力精强、才气超迈兼通武事者,调用有能保惠困穷俾皆乐业者,充任边方有司,以三年为期,比内地超等升迁。若有军功,不次擢用。”这些是高征和王崇古、赵岢、雷龙、刘成等交流出来的结果。

本章节需14币,你有0币
自动购买下一章,不再提示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