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踏月而来
第十七章 踏月而来

上回说道甘曹两兄弟好不容易聚首,可又的匆匆离别。心寒之。世事本如此,善恶是非。悲欢离合。真是让人感叹万分。又或许是天意弄人非人力而能阻之。

闻君素有宽阔之胸,前面几番造次,在下深感不是,形势所迫。尚有诸多不明之处。不胜心向往请教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访,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

这张短笺此刻就平铺在光亮肋大理石桌面上,雪白的纸张映着雄劲有力的字迹,见字如见人,不错这封短笺正是曹林所写,而接短笺就是巴郡太守严颜。此刻他就坐在桌予旁若有所思。在他的旁边还有三个人,一个神情威猛眼珠明亮俊俏青年正背负着双手,在厅中来来回回不停的蹬步,也不知转了多少遍了,这或许是他从小到大走过最长的路,不错此人正是严颜的长子严斌。另一个则是一 妙龄少女,但见她一般的瓜子脸蛋,眼如点漆,清秀绝俗,正双手托腮。她叫严如玉,是严颜的掌上明珠。

还有一个颧骨耸起,目光如鹰,阴鸳沉猛的黑衣人,就坐在严颜身旁,轻轻摇动着手中的扇子,他的手指甲特别悠长。犹如幽灵之爪,他面色也十分沉重。锐利的目光自窗于瞧到门,又自门瞧到窗子,来回瞧个不停。始终没有说一句话。这人叫董和,字幼宰。现任巴郡郡丞。(董和,生卒年不详,字幼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刘备攻蜀时期他主张向张鲁借兵,导致马超出阵;后来成都被围,他力阻刘璋投降刘备。刘备收蜀后,任命董和为掌军中郎将。)

大厅里的气氛很是沉重,终于有人说了一句。"这算什么?请柬?恐吓信?曹林那厮当真狂妄,真把我严府当做随便之地,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说话的正是严颜的长子严斌。

董和愁眉苦脸,嗫嚅道:倘若这真是请柬那又好了!以某观之,那曹林行事绝非突然心血来潮,其中不定还有何蹊跷。”

严颜冷冷道:“是么?”

董和叹了口气,说道:“曹林智谋之士,他若前来肯定有事,且先行书至此,此为理也,还望大人慎之。”

严斌冷笑道:“曹林之辈甚是奸诈,此番大摇大摆前来,必定是寻仇。他当真以为我严家之人好欺负?”他瞧了那董和一眼,缓缓接道:“貌似董郡丞真怕了那厮?”

董和连连摇头,不再多语。此时严颜大声说道:“严斌,不得无礼,怎这么跟董郡丞说话?还不快快赔礼道歉."

严斌被严颜一顿呵斥心里虽不是滋味,可也只能规规矩矩,他躬身对董和说道:“严斌年少轻狂,言语过失,还望董郡丞莫要见怪。”

董和连忙起身道:“公子何出此言,叫董和情何以堪。”

严颜笑道:’庶子无礼,董先生莫要多心,不知董先生对此事有何看法?“

董和摇头笑道:”不瞒大人,曹林那人有勇有谋,前翻小姐落入他手中,曹林也并非有无礼之处。以某观之,不像是杀人越货之辈。说不定他当真有冤。不

如我等就在此等候,看他如何如何。“董和顿了顿,接着道:“董和也倒想会会那曹林,是否当真如传闻之中那么厉害。”

此时,坐在一旁的严如玉可不干了,她狠狠瞪了一眼董和,显然她很不愿意提起那事。见严颜在此,也不好发作。只是冷笑道:”董郡丞如此为曹林开脱,真是耐人寻味啊!“

常言道,知子莫如父,严颜岂能不知道严如玉那点心思。他忽然笑道:”如玉,那么依你看,此事应当如何?“

严如玉娇笑道:”爹爹心中已有计较何必还来问女儿呢?“

严颜大笑道:”莫再多言,就依董先生所说。“

董和赔笑道:‘大人英明。”

只听晚风中隐隐传来更鼓之声,严斌霍然站起,道:“子时到了。”

忽听得远处传来一声轻响,严颜自言道:”来了么?“

烛影摇红、风声响动,曹林已穿窗而入。”在下可有失约?“曹林笑道。

董和仔细打量打量了眼前此人,见此人生的是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器宇轩昂。全身上下乍一看,似一书生,但眉宇间掩不住一股英气,一瞥之下双目中隐隐显出一种霸气。让人不寒而栗。

严如玉失声道:“曹林!”或许她以为曹林只是玩笑而已,却没想到曹林当真敢来,真让严如玉大感吃惊!

曹林对着颜如玉微微一笑说道:“小姐安好?”

严如玉沉声道:“有门不入,却穿窗而进,你不觉得冒失么?”

曹林道:“匆匆忙忙,便宜行事。还请诸位,竹条套灯笼,原谅原谅。“

严颜石头般般怔住在那里,面上的神情极是奇特,也不知究竟是哭是笑,显然他也不相信曹林会来,口中不住厉声道:’曹林你好不大胆,竟然真该前来,

当真不把我严某人放在眼里么?”

曹林解释道:“严太守何故此言?在下确实身负冤屈,几番冒犯大人,实属无奈之举,还望大人明察之。”

严颜冷哼一声道:“你说你有冤屈,可事实胜于雄辩,你且拿出证据,本官就信你,无凭无据怎能叫人相信?”

曹林道:“在下以为,大人心里已有计较,何故如此之说。”

严颜笑道:””哦?“

曹林道:“倘若大人不信曹林,此时已下令抓捕曹林,又怎会如此对待曹林呢?”

严颜面色立刻巨变,沉声道:“你以为我不敢?”

曹林道:“非也非也,严大人难道不觉得蹊跷么?”

严颜道:“有何蹊跷?”

曹林道:“如若王正老庄主为在下兄弟所杀,又岂能坐以待毙,等候大人前来?这难道还不够蹊跷么?”

严颜不语,董和在旁笑道:‘这叫做天网非非疏而不漏。”

曹林沉声道:“阁下是?”

“董和,巴郡郡丞。”

曹林道:”幸会幸会,那么请问郡丞大人凭什么如此之说,天底下真的有那么巧合之事么?“

董和不语,曹林接着道:”在下一直有一点弄不清楚,今晚也正为此事而来,如若大人信得过曹某,三日之内,曹某必破此案。“

董和道:”不知你所谓的此事乃何事?“

曹林答道:”严大人短时间内怎知王老庄主遇害一事,是谁将此事告知与大人的?还请严大人相告“

严颜站在那里,脸色铁青,沉声道:”那人叫杨怀。“(杨怀,生卒年不详,表字不详,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的属下,白水都督,后被刘备所杀。)

曹林信誓道:”三日之后,某必给大人一个交待,大人可信某?“

众人皆看向严颜,严颜沉默,沉默往往就代表默认,曹林点点头道:”多谢!“

言毕,只听的“当”的一声,曹林双足往後一蹬,身影飞扑而出。十分轻盈,犹如燕子一般。董和赞叹道:”人言曹少龙身手了得,今日一见果真不假。“

”岂是身手了得,此人胆略过人,头脑敏捷。但愿真如他所说,如此人才,正当报效国家,老夫也不想他失身成贼!老夫也是怜其才也!“严颜幽幽叹道。有的时候你没有选择,真的没有,这句话多么的令人无奈。曹林真能查出真相么?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