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柳暗花明
第四章 柳暗花明

上回说道甘宁杀出重围却发现不见了兄弟,心中着急。却碍于眼前形势,被逼无奈也只得夺路而逃。话分两头,乱战之中,曹林奋力冲杀,不知不觉间已浑身是血。怎奈敌军人数太多,杀之不尽。况自我已有疲惫之感。心思,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探头巡视不见了甘宁。长叹一声:“愿天佑兄长!”

抖擞精神,曹林拼死杀出重围,趁着夜色隐蔽于歌乐山深处。严颜严令部下搜山。不得放过一丝蛛丝马迹!可虎归山林,何以好寻?尽管官军仔细搜查却连曹林身影也不见。严颜心中窝火,下令放火烧山。严颜或许以为曹林会被大火烧死,于是带着人撤走。可巧的是事情并非他所想的那样。者也应证了那句话,吉人自有天相。被烟雾熏得无奈,曹林慢慢移动,绕过一片树林,忽见的一条山间小路,曹林猛然醒悟大喜。此路莫不是通往码头之路,真天无绝人之路!

沿着小道,曹林丝毫不敢停留,不多时便已经到达码头,四周肃静,只听得江水翻滚之声。码头边停留着一艘渡船。曹林大喜,急忙跃上船去。渡船中走

出一老翁。曹林上前问道:“老者,可否送我渡河?”

老翁慈祥的一笑:“当然可以,请问客官要前往哪里?”

曹林沉思片刻,王老庄主临死暗示小姐是往西南方向而去,巴郡往西南可直达荆州武陵,初见王小姐便给曹林一震撼。此女子绝非平常人也,断然会想到如往陆路必定凶险万分。歹人或许会在半路设伏,暗中追杀,曹林猜测王小姐或许走的是水路。相对于陆路,水路要安全得多。曹林谓老翁说:“老者。往武陵方向行驶。”

老翁点头道:“客观请到仓里歇息歇息,老朽这就起航。”

夜晚,曹林睡的十分香甜,这也难怪,经过此番大战,他已是精疲力竭。一夜来倒也平安无事,待他睁开眼时,旭日已经东升。清晨之光照耀着荡漾波涛折射出点点星坠,时而又有鱼儿欢呼跳跃。如此景象。曹林不由得看的痴了!忽一声咕噜,曹林才发觉腹中早已空空。急问老翁:“老先生,船上可有充饥之食?”

老者尴尬道:“客官,昨晚甚是匆忙,没备食物。”

曹林有所失望说道:“不妨,不妨。多谢。“

曹林又道:”老者,现已到达什么地界?”

老者答道:“前面不远便是涪州地界了。”

曹林微微一笑:“那我们就在涪州停留片刻,酒足饭饱以后再上路。”

老者迎合道:“一切全凭客官做主”

小舟顺风顺水,急速行驶,不多时到涪州连云港、曹林则叫老翁船靠岸,往岸上行走不远,便已能望见路边有一小饭馆,店伙计正在卖力吆喝:“南去的客北去的客,听我幺师来吆喝。我们这点很清洁,耗子苍蝇个都没的。”幺师是老重庆时期店伙计的简称,北方人称小二,当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风俗。幺师喊得闹热,曹林也正饿的发慌。急步往饭馆赶去。

店伙计见着,赶紧招呼道:”客官快快往里边请。是打尖还是住店呢?“

曹林说:”打尖。店家,你这里有何特色招牌菜?“

店伙计拍了拍胸膛说:”不瞒客官。本店虽小,特色还真不少,接连说出一大串。石鱼,带鱼,黄花鱼。熘鱼脯儿,熘鱼片儿,熘鱼肚儿,醋熘肉片儿,熘白蘑, 烩三鲜,炒银鱼,烩鳗鱼,清蒸火腿,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 “

曹林轻笑一声:”如何全是鱼,何来特色多之说呢?“

店伙计解释道:”我们此地沿河而活,多以捕鱼为生。虽然只是有鱼。但却可以用各种做法烹制,其里面学问可是多多,“

曹林本不是挑嘴之人也懒得与店伙计讨论,他只是对店家说:杀两条鱼,再来盘花生米,几个素菜,一壶酒。赶快上菜,我等还要赶路。”

店伙计道:“客官的鱼是红烧还是清蒸呢?”

曹林道:“无所谓,你们看着办,但一定要做出味道来。“

店伙计道:”好叻,客官请稍候。“

店伙计转身便要去厨房,曹林却把他叫住:”店家且慢。“

店伙计一脸疑惑说:”客官还有何吩咐?“

曹林说:”没有,只是有一事想打听打听。“

店伙计一脸坏笑道:”客官想打听什么?“

曹林心领其意,奉上一点银两。店伙计心花怒放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接着又道:”客官想知道什么,小的一定知无不言。“

曹林缓缓问道:”店家最近可曾看见过年约20左右且特别美丽动人的小姐路过?“

店伙计思索片刻,忽然一拍桌子大声道:”想起来了,确实有这么一人路过。我印象很深刻,小的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如此漂亮之女人。当时心想是不是那位

富贵人家的大小姐。

曹林又问道:“她只身一人么?“

店伙计答道:我记得随行的还有几位彪悍大汉沿路护送,行的很是匆忙。“

曹林焦急问道:”它们往何处去了?”

店伙计道:“好像是武陵方向。”

曹林叹了叹气道:“多谢,你去忙吧。”

曹林很是不安,心想,如果是王府的家丁倒也无事。可万一小姐已落入歹人之手,那可就凶险万分了。不过从店伙计口里已经知道她的去向。倒也有一丝安慰。转念一想,不知兄长现在情况如何呢。曹林深信。以兄长甘宁之能,绝对可以突出重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在和兄长相聚。曹林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那渡船老翁瞧见曹林如此之态问道:“客官莫非有心事?”

曹林连声道:“没有,没有。”

老翁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这时,店伙计端着热腾腾的饭菜走了出来,嘴里招呼曹林道:“客官久等了。”

曹林本是谦谦君子,平生最恨那种见小利而忘义,干大事而惜身之人,男人立世,无信则不立,无义则难聚。爱恨要分明,这是最为基本的原则,至少是他的原则。他常说做人要有一个好品德。于是只见他连忙对店家说道:“不碍事不碍事。多谢多谢。”

接着他又对老者说:“老丈,请。”

可见曹林是非常敬重与他对坐的渡船老翁。这反弄得老丈十分不好意思,连连说道:“客观多礼,真人之楷模,老夫受之不恭。”

曹林道:“老丈客气。快快有请。”

席间,忽见一人走进小店,那人四处遥望,见店里已经无座。脸上浮现一丝失望之情,正欲走出店去。曹林见着急忙唤住那人:“兄台如不嫌,此地尚留有空座,不妨到此一座。”

那人大喜躬身道:“多谢。”

曹林则叫店伙计添加一双碗筷,那人坐下对曹林说道:“我与兄台萍水相逢,兄台如此这般,真是十分感激。多谢多谢。“

曹林大笑:”兄台客气,相逢即是有缘,借用刚才店家之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巧的是曹林说这话时偏偏被店伙计听见,店伙计十分尴尬,放下碗筷二话不说匆匆离去。曹林在次发笑。

那人道:”兄台何故发笑?“

曹林道:”失礼失礼。这是笑刚才那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那人疑惑道:”有何不妥?“

曹林道:”没有没有,此话不便多说,还没请教兄台高姓?“

国人有一个毛病,就是初次见面有时候搞得就像在调查户口一般。只见那人回答道:”某姓潘,名睿。字承明。武陵人士。”

潘睿字承明,在三国演义里也出现了一次,说孙权占据了荆州,潘睿就随大流投降了。然后人就不见了踪影,给人印象似乎是个不想样的小人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很多人低估了此人,里面就包括刘备。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潘睿,到了吴国之后,受到了孙权的重视。潘睿一旦得志,立刻亮出了锋利的牙爪,他可不是一个窝囊的角色。

潘睿又道:“某观兄台器宇不凡。绝非平常人士,还没请教兄台何许人也?”

曹林回道:“兄台谬赞了,某只是一介草民。世居巴郡,姓曹名林,字少龙。”

潘睿又问:“曹兄这是要往何处去?”

曹林道:“我欲前往武陵。不知兄台又要去何方?”

潘睿大喜道:“某也正要回家武陵。不如与曹兄结伴而行,不知曹兄意下如何?"

曹林道:”如此甚好。“

潘睿道:”小弟雇佣了一艘大船,正烦恼旅途寂寞。这下可好了,有曹兄相伴真乃一大快事。“

曹林笑了笑道:”潘兄抬举了。“

又谓渡船老者道:”一路感谢老丈,这有一些碎银子还望莫要嫌少收下。”

这点钱对于老丈来说已经是平常旅人所给的两倍之多,曹林担心老丈不收他的银子,先把话说死,老丈也无奈只是连声感谢!

饭后,曹林送别了老丈,便与潘睿一起上了潘睿所雇用的一艘大船,扬帆起航,向着武陵方向航行而去。真可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