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海跃集团
第九章 海跃集团

南市,江省的省会城市,是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教育、科技和交通中心。海跃集团总部建立在这里的原因,是因为集团的董事长何海跃就是南市人,在这个全省的中心,白手起家建立起了一个国际技术水平领先的电池和汽车产业的集团公司。

宁晓峰到达海跃集团的总部后,在司机的带领下来到了办公主楼,没等一小会儿,就被引领到一间办公室内,整个办公室算得上是豪华了,但却不失稳重而且上档次,整个装修显得很是大气。

在宁晓峰打量着办公室时,一道爽朗的笑声传来:“小宁啊,你总算是来了,这些日子忙什么事情呢,半年多了才联系我,快坐下。”何海跃一边招呼着,一边按下办公桌上的电话叫秘书倒茶。宁晓峰微笑答道:“何叔,这半年来,我出国去游玩了一番,长长自已的见识,回来后在京城一边学习一边研究电池技术。”

何海跃笑道:“不错不错,我真没看错,虽然名牌大学没有读成,但你这好学的劲头是我最喜欢的,虽说文凭在现代社会很重要,但是真正能干出成绩的人不一定都是大学生,实践也同样重要,有句话说得好,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嘛,我更看重能做实事的人材。”

宁晓峰听了何海跃的话,心里觉得暖暖的,能被海跃集团董事长夸奖,自己也同样要拿出实际的研究成果出来,以报答人家的知遇之恩才是。

正想着呢,何海跃接着道:“小宁啊,听你在电话里说,你对石墨烯电池技术有些研究,但据我所知目前世界领先的这方面技术是在国内不错,但有限的几家高科技公司对此项技术很是保密,要获取对方的技术只能取合作这条路,但要完全获得也是较难,一些关键技术别人是不会轻易告知的,我想问问你,你的这方面研究到什么地步了,因为我们集团的科研机构的研究也卡在关键的瓶颈,长时间不得突破,这种新的电池技术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研究成功,对于各种领域,包括集团的汽车领域将会是革命性的。”

宁晓峰明白,何海跃对石墨烯电池技术有着很高认识,对这项新技术也很上心,但他自己不是搞科研的,对集团的此项技术的进度也只能是干瞪眼。宁晓峰即然决定报这知遇之恩,当下即道:“目前国内领先的氮掺杂有序介孔石墨烯技术,我已经掌握全部关键技术,只是缺乏实践条件,很多东西无法得出相关资料,我也没有实验室进行详细研究,所以来找何叔,不过我敢保证,只要给我些时间,相信研究很快会有成果。”

这话一出,着实把何海跃惊了一下,掌握全部关键技术,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只要给出实验环境并得出相关参数资料,这项技术就能获得成功,并能做出样品,再经过测试配比,就可以进行优化,何海跃深深地明白,东西让你研究,和根本没东西研究,只能靠自己创造。

这两种难度是不一样的,开发一种新产品,和研究别人的产品进行仿制,根本不在一个高度。这时秘书送来茶水,何海跃喝了一口暗想:“如果真如小宁所说他已经掌握全部关键技术的话,那我可真是捡到宝了,看他的本性并不像是在吹牛,这孩子我也着实喜欢得紧,很合胃口,姑且让他加入研究小组,给他些时间,看他能弄出些什么来。”

经过一番思虑后,何海跃叫秘书进来记录,随即当场拍板道:“好,小宁,年轻人就该有这样的闯劲,敢想敢干,我给你一间单独的实验室,电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随你调配,有什么需要只管向我提,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够不够?”

宁晓峰吓了一跳,“这一来就给单独实验室和全权调配研究人员,我才十九岁,怎么调配得动那些老资格,但这正是我想要的啊,不要说很多杂活不用干,一些没技术含量但又要去获取的资料占用的时间也不少,况且自己还有小霸王学习机这个神器不能被发现,没有比这样的安排更好了。”

宁晓峰一咬牙激动答道:“这太好了,我一定完成您交待的任务,不用三个月,两个月您就等着看样品吧何叔。”

其实宁晓峰完全没有压力,只是担心自己的秘密会在研究中被发现,这样一来就安全得多了,他已经吃透氮掺杂有序介孔石墨烯技术,现今正在研究学习机上的‘氢’技术,这种外星先进技术可没那么简单,‘氢’这种易燃气体的危险性很高,慢慢研究吧。

何海跃听了大声笑道:“好,看来我们小宁可是成竹在胸啊,李秘书,你在小宁实验室旁边安排一个休息间,最好能打通,型成一个与之相通的套间,我可是知道这些搞研究的个个来了灵感后就像不要命一样,不让他马上投入工作,一整晚都睡不好的。”

喝了口茶转头对宁晓峰道:“小宁,你先住在招待所休息几天,李秘书会安排好你的工作休息环境,到时会通知你的。至于现在嘛,来者是客,晚上这顿饭自是免不了的。李秘书你通知研究所的全体人员,晚上食堂聚餐,不许迟到。”

宁晓峰一看表,这也下午五点了,再过一小时便是晚饭时间,不看时间还不觉得,这会儿也觉得有些饿了,他也就在飞机上吃了点飞机餐,在休息闲聊了一会儿后,就跟着何海跃来到食堂,此时能坐下二十多人的大型包厢里几乎坐满了人,看上去年纪都小,男男女女十多个,不过也有几个年轻的,看上去也比自己大了些,大约三十岁不到,其余的都有四五十了。

此时坐位只留下了正对门的几个座位,很明显这是主位,靠近主位的左边是一个戴眼境的老者,一看就是研究人员了,下班了都还穿着一身大褂,另一边则是一个年轻精明的女性,大约三十多些,长得五官端正,看一上去便像个精英白领。看到有人进来,闲聊声停下,全部都站了起来道:“董事长!”

何海跃点了点头,随即坐在主座上,朝旁边的位子一指道:“小宁,坐我旁边,咱们好好喝两杯。”宁晓峰对这酒桌规则自然不懂,当即坐下。这可把旁边的两位看得呆了呆,这人谁啊,看样子来头不小,看这年纪轻轻地,不会是哪家大企业的公子吧。

或是老板的私生子?为了避嫌所以姓宁?这边正想着呢,何海跃开口介绍道:“各位,这位是宁晓峰,我的小老弟,算是忘年之交,正所谓英雄不论出身,来历自不必多说,小宁在你们当前研究的石墨烯电池技术上有些心得,我特意请来参加我们专项研究,大家以后多多支持他的工作。”

大家都向宁晓峰点头示意,露出友好的微笑。何海跃指向左边那位老者向宁晓峰介绍道:“这位是我们集团蓄电池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所长钱建树。”又指向宁晓峰身后道:“这位是我们人事部经理胡一珂。”

互相握手表示友好后,何海跃向宁晓峰道:“今天除了胡一珂一个人事部的,其余都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可都是高材生啊,名字我也记不全,以后你们在工作中慢慢认识吧,今天小宁加入我们集团公司,大家敞开了喝,我可是知道你们搞研究的,平时也都好两口,这也没什么,脑子想太多,为了好好睡一觉,喝点酒也不错。

来,大家举杯,欢迎小宁的加入。”宁晓峰着实没见过这种场面。以前也没怎么喝过酒,唯唯诺诺地端起酒杯,为表诚意二话不说干掉了一杯二两多点的白酒,大家都是浅尝辄止,放下杯来发现这小子居然干杯了,而且站在那左看右看,不明就理。这下轮到大家尴尬了。

何海跃哈哈大笑道:“没想到小宁的酒量不错啊,一口就闷了,不错不错,那我也一杯干了,好些年没有这么爽快过了!”这边董事长都干杯了,大家自然没办法推托,这一整杯下去,事前又没吃菜,几个酒量差点的这一杯下去已经满脸通红,额头上隐见细汗。宁晓峰此时也是有些脸红,以前也就在家时陪老爸喝上一点,但也就二两左右,而且还会晕呼呼,今天为表达诚意一口闷,也是感谢何海跃的盛情,肚里和火烧一样,这可是五十度以上的白酒,平时这二两下去,别说一口喝完,慢慢喝都会晕呼呼,这下宁晓峰有点后悔了:“这一会儿酒劲上来,当场醉了怎么办。”

酒还在喝着,大家都来敬宁晓峰的酒,虽然没有再一口喝光光,但喝下去两杯多了,此时的宁晓峰反而比第一杯下肚后更为清醒,心里暗道:“怎么越喝越醒酒了,现在感觉酒到嘴里都没什么酒味,像喝水一样,以前不是这样的啊,难道是因为身体改造的缘故?解酒能力也加强了?但这也强得有点厉害了吧,越喝越清醒。”

带着试试看的心态,宁晓峰来者不拒,你喝多少我就喝多少,几圈下来还是一点醉意没有,这可把整桌人包括何海跃都惊了一把,大家都疑惑这小子看上去楞楞地,没想到这么能喝,一桌人都搞不过他。

此时何海跃更是大笑道:“人才啊,我见过酒量大的人不少,但没见过像老弟这样越喝越清醒的,哈哈,看来除了科研这方面,你的本事还真不少。”中国的酒文化传承几千年,在任何时代,特别能喝酒的人都是天生的一门本事,酒除了能够增加感情,酒量好的去办事更是成功率极高。

酒桌上谈成的生意更是占大多数。随着饭局的进度,大家也都更容的熟悉了起来,饭局结束时已经倒下四五位了,这还是在何海跃劝阻下,如果让他们继续找宁晓峰拼下去,他估计全得倒下,而且这小子还是一点事没有,胡一珂也是喝得俏脸微红,幸好她是女人,也没人逼她多喝,不然也得倒下,虽说能主管人事部,这酒量也不会差到哪去.

但和宁晓峰这妖怪一比,还是差得十万八千里,饭局就在这和谐的气氛中结束,各自打招呼回去休息后,宁晓峰来到招待所,把这一整天的事情前后想了想,更是鼓起干劲:“我一定要把工作干好,为报何叔的知遇之恩,同时在这里起飞,完成我的梦想,我要像那些外星智慧生命一样,在宇宙中遨游,去我想要去的地方。”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