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过去

佟小波从小在阳城旁的一个村子里长大,名义上那个村子在阳城旁边,实际上也是阳城的旁边。只是这个“旁”字里可以是一里地的距离,四十里也还在旁字的范围之内。

小波家离阳城,有三十九里地。小波的小学在本村读的,他的父母在小村子里相对是个文化人,打小波很小就灌输给小波:好好学习,学习好了可以领奖状,领奖状多了就有望上大学,上了大学就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有了这些小波就可以成为城里人了。小波父母的想法让人觉得这更像是一个故事。不过后来的小波发觉,事实上,那是一场事故。

小波在村里读书的时候,每个年级都得过奖状,且全是学习成绩奖。在小波读到四年级结束的时候,又带了张奖状回家,小波妈乐呵的告诉小波:“这学校的奖状已经没有过高的含金量了。”老妈已经为小波选了一所外地的学校,想暑假带小波去看看,小波看得上的话五年级就搬到那所学校。别人一听老妈这话以为小波家得多有钱,事实上真正有钱的人是很低调的,只有那些没钱的喜欢穷高调。不过这次真误会小波妈了,小波爸限于能力与见识,只负责赚钱,后勤跟教育孩子的事情,小波妈则全权负责。小波还有一个妹妹,在上一年级。暑假小波妈带小波去看了那所学校,他被那所学校的二层教学楼深深的吸引,在那会儿的村子里,二层小楼的回头率是大于美女的回头率的。这么多年过去,现在二层的回头率依然居高不下,只是二层的价格比进医院后的药的涨幅还大。征得小波同意后,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妈帮小波办好了所有转学手续,就等暑假结束一开学,到新学校报到了。在到外面上学之前,小波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生性有些懦弱,不爱说话,只知道对着书本狂背死记,俨然半个书呆子。

五年级出村后的第一个周末,小波被接回家后死活不要再去学校,理由是想爸爸妈妈想的不行,不能去了。小波爸妈表示也很想念小波,不过不想他因此耽误学习。爸妈还请来邻居劝说,经不住那么多唾沫星子的狂轰烂炸,小波休学一周后又去了那所学校。不过想家的心情一直持续了上半年,在这半年里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想家了就写信,写日记,写心中所想。久而久之,这个习惯被带在了身上。小波的性情也开始多愁善感起来。到下半学期,这种生活开始渐渐习惯起来,人也开朗了不少,跟同学玩也放得开了。五年级结束的时候,小波以全班第七名的成绩结束了那段日子,考进了现在的这所学校“英才中学”初到城里,什么都不习惯,尤其农村的孩子在性格上与城里的孩子差异很大。初来学校的时候,当时的班主任要每个同学上讲台做自我介绍,小波因为这个自我介绍在座位上硬是憋了一身汗,不是他不会说,是不敢上台在这么多人前面说。后来鼓起了所有的勇气上了讲台,话说到一半台下一个胆子大的女生叫道:“声音高点儿,听不清楚。”然后小波接下来的自我介绍中隐约带着哭呛。

小波不是呆子,看到漂亮女生自然喜欢,但他会把喜欢仅仅当作好感闷在脑子里,如果要他说出来,我宁可相信明天会有第八大奇迹出现。现在高中生了,又是夏天这么个令人躁动的季节,这次小波心里默默决定:泡这个妞,不对,是这位同学。小波扭头回来,碰了碰宋词:“哎,看看你后面第三排的那个女生。”宋词诧异,直接扭过脑袋去看第三排,嘴里一边问着一边用手戳佟小波:“哪个啊?哪个?”搞得邻桌的跟后桌的同学也跟着看后面,找宋词嘴里的那个“哪个”。小波一着急,用力过猛,将宋词连人带凳子揣出了座位。班主任本来已经容忍宋词无视他扭头乱看,现在这个新来的家伙又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搞出这么大的动作,班主任一拍惊堂木___黑板擦。宋词乖乖的挪回到座位里,小波立刻腰躬到桌子上去,脑袋下底,好像这样子班主任就看不到他了似的。老班瞥了一眼他俩,来了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___无视了他俩这次的过错。倒是坐在第三排的关凌,额外多看了这两人几眼。她发觉坐在最前排左边的那个男生好像在哪儿见过。如果让小波知道自己因为她的一个眼神脸红了一个早上,而对方的印象里只是见过面,并且这个见面前还有好像两个字。不知道小波会怎么想,幸运或者不幸的是:这些,小波都不知道,他还可以想象。讲台上的班主任安排了一下刚开学几天的军训,及军训期间的作息时间。学校规定这一届的学生军训时间为期九天,九天后不再进行军事训练,第十天对这次军训进行总结,总结的方式是拉练。

班上很多同学没有过拉练的经历,有些甚至第一次听说拉练这个词,更谈不上知道它是个什么东东。佟小波就是第一次听说,后来又听说:拉练就是走路,设定一个目的地然后步行到达,当然,有时间限制的,学校规定的时间是一天,小波惬喜:靠,他最不怕的就是走路,自己打小在农村长大,走的路比城里孩子见过的路还多。这么说,拉练对自己来讲简直就是旅游观光么!不过学校没有通知拉练的目的地在哪儿。小波跟大家期待着。“军训后天才开始,一会儿班主任给大家开完会就自由了,你有什么安排吗?”宋词问。小波眼睛斜视了宋词一眼:“等会儿再说。”班主任开完会后叮嘱大家回去早点休息,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新的学期!这话听的佟小波感觉自己到目前为止还处在旧学期,回去睡上一觉,吃好喝好,新学期就会来到了。小波过去也经常进行这样的在话句中抓拍,逮到别人哪句别扭或者语句有问题,然后自己研究,研究这句话哪处错误,应该怎么样来说才正确。而这一系列的活动,只在大小脑之间讨论,只可能内漏,不会外泄。

在佟小波读小学的时候,老师问大家的理想,当时他告诉老师,说将来要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这个理想他还记得,而第一次接近这个理想是在初一开学的军训中,那次由当地的驻军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开训前的那天晚上,小波激动的一夜未睡。明天就要无限接近理想,虽然是看的别人穿着军装,但是小波可以想象自己穿上那身衣服后的样子。在理想面前,能如此近距离的想象,也算得上一种幸运。就是带着这样的一种心情,初一的那次军训小波一点儿没觉得累。当时踢正步是一个难点,炎炎夏日,大家顶着太阳在训练场上一二一,训练完大家回到宿舍,小波依旧在饭后琢磨着一二一,众人的皮肤在一周后白的变黑,黄的变暗,本来就黑的在军训后则像刷了层润滑剂还带反光的。当时班上有个学生,生性好动,教官要求站军姿,他非得站成模特姿,有一会没一会的扭动屁股。教官一开始揣了几脚加以改正。不过此君屡教屡改,屡改屡犯。后来此君觉得这个毛病是改不了了,但总挨揣也不是个事,干脆在休息时间,凑教官跟前瞎扯淡,看见教官辛苦了,赶紧去小卖部买饮料送教官喝,一次听丫的闲扯,把教官的三大姑八大姨硬是跟自己的三大姨八大姑扯上关系,而且还扯成了亲戚。当时小波就暗想:“这个家伙,以后是个人才!”在此君的招数用尽前,教官最终还是被拿下了,并将其安排成了体育议员,不用站在队列里,只要盯着大家喊口号就OK,而作为我们的体育议员,屁股想怎么扭就怎么扭,只是屁股扭不爽的话全身的毛跟着扭也没有任何问题。那次军训后,小波对以前的理想产生了一丝怀疑。而这次军训,小波就是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开始的。复杂中唯一一点明确的是:无论如何要接近那个女生,第一步就从先打听到那个女生的名字开始。小波坏笑着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宋词,宋词顺势双手捂住胸口:“你要干嘛?”小波嘿嘿一笑:“你说呢?”宋词:“别看我了哦!要不我会叫的。”小波:“叫啊!叫啊!叫破喉咙也没人会来救你的。”宋词一瞥嘴:“靠,我旁边一个班的人了,拜托你别照着电视背台词行吗?”

小波……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