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三八章 利益共同体
第零三八章 利益共同体

蜀王李遂,关于李遂,《新唐书》中就一句话:蜀王溯,本名遂,大历十四年始王,建中二年改今名。

历史上关于李遂的记载就这么多。

李遂是德宗李适的哥哥,大历十四年五月,代宗崩,德宗继位,六月就大封天下,封儿子,兄弟相继为王,这个时候的李遂才得封为蜀王,而且,他不像其他的亲王,多留在京城,李遂多年生活在成都,未封蜀王时,是郡王爵,像其他大多数王子一般,到州府任副职,李遂也就在成都府任别驾,封王后,去职。也就是说,现在的李遂,简简单单的就是一个蜀王。

这个时候的蜀王大概五十岁,但看起来却像刚四十出头一般,浓眉大眼,有棱有型,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此刻,正坐在书房里看书,赵进把王帅带到书房外面候着,自己进去禀报。不一会儿,王帅被召进去。

王帅第一次看到唐朝的大人物,那可是当今皇上的亲哥哥,贵为蜀王的李遂,不过,王帅到没有显得战战兢兢,他也不过是一个人,有什么好怕的呢。

王帅还在考虑要不要下跪呢,自己到唐朝来这么久,还没给谁下跪过呢。虽然整个封建文化都是半条腿的文化。李遂正在看书,没有要叫他的意思,赵进也给王帅丢眼色,王帅装作没看见。他倒不是说想要李遂先开口,他还没狂妄到这个程度。

王帅见李遂舒了一口气,轻轻放下手中的书,于是就赶忙跪下,口中道,“奴才王帅见过王爷。”

“你就是王帅,起来站着说话吧!”李遂抬了抬眼皮,打量了王帅一眼。

“谢王爷!”王帅站起来,站在下手,这里可没有他的座位,他能受到最好的礼遇也就不过站着回话。

“听说你才来没几天?怎么样,还习惯吧。”李遂却像是拉家常一样开始了对话。李遂以目光示意赵进,赵进会意,告退而去,房间里就剩下王帅和李遂。

王帅不知道他说这个是什么意思,这习不习惯的,可不都是做奴才的份,“小的沐浴王爷的恩典,习惯得不能再习惯了!”

看起来,王帅是在拍蜀王的马屁,其实,他说的也是事实,只不过此王爷,非彼王爷,他口中的王爷可是指的小王爷李纾。这不到五十岁的李遂,生的大儿子李纾都已经快三十了,孙子李询都十一岁了,父子两代差不多都是十八九岁就做的父亲。王帅十八岁的时候还在高三的教室里做着大学的美梦呢。

蜀王出了名的护短,即便是家里的奴仆,只要不是犯了杀头之罪,蜀王总是喜欢动用他的影响力给争取到一些宽大处理。但这并不是说蜀王目无王法,因为蜀王对家仆管理极其严格,基本上仆人们也都安安分分的,很少犯事。所以,对王帅的恭维话,蜀王也当成了事实接受了下来。

“知道本王找你来是为了什么吗?”

“请蜀王明示!”王帅觉得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耍什么小聪明,老老实实回答问题得了,万一要是猜得不对,那就得不偿失了。

“听说你搞了个什么‘活字’?”蜀王也不跟他兜圈子了。

“是的,王爷,是活字印刷术。”

“说说是怎么回事?”蜀王似乎对王帅的这个创意很感兴趣。

“是,小的看他们用雕版印刷,又费时又费事,我就突发奇想,可不可以让这些字一个一个地变成活的,用之前制作好,用的时候随取随用,这样又省时,又方便,而且还可以重复利用,不浪费。”王帅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这个时候可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自己虽然说也只是剽窃别人的创意,但在这个唐朝,自己可是唯一,不过自己没本钱,光有创意并不能给自己带来财富。

李遂听了王帅简单的介绍,点头道,“嗯,很好,本王见你这个想法很奇特,似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现在雕版印刷的难题,我很好奇,如果真的拿你所说的‘活字’来印书,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效果当然是大把大把的赚钱。”王帅信心满满地说,其实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繁荣祖国文化事业,但王帅没说,这文化不文化的,跟这些有闲的统治阶级无关。唐朝的制度是各亲王一般不得在朝中任职,所以,在权力这条路上,蜀王已经走到顶端了,那么剩下的可以让自己毕生去追求那就只是财富,无穷无尽的财富。

王帅也不怕自己这么坦白,他现在对权力还谈不上多大的兴趣,唯一关心的是安生立命,然后赚更多的钱,以他从后来的经验,很多在唐朝没有的东西必然会给自己带来数不尽的财富,但在这笔财富之外,得有一个看得见的手把它保卫起来,要不然凭自己在这个世上孤家寡人,有钱也守不住。而这个蜀王,就会是自己最大的靠山。虽然说自己目前的身份只是蜀王聘的一个仆人,但关键就在这个‘聘’字上,自己并没有把自己卖给王府,自己可以随时走人,所以,他在心里还是有一点底气说这样的话的。

蜀王没想到王帅会这样说,不过这也难怪,他们之间,除了主仆这层并不那么牢靠的关系外,就只可能是赤裸裸的金钱厉害了。谁也不会拒绝能挣钱的机会。

“说说看,怎么挣大把大把的钱?”蜀王微笑着说。

王帅也不明白,为何蜀王会对自己这么一个并不特别的下人特别关照,当下也不再计较,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因为活字印刷有以上的优势,小人相信,只要这个活字印刷传世,必然会毫不犹豫地取代传统的雕版,这是其一,再者,在我们英明的皇上带领下,我们国家必然会恢复甚至超越开元盛世,这样一来,人们,特别是读书人,对书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而读书的人也将越来越多,第三,因为采用了活字印刷,必然使印书的成本降下来,这样的话,每本书的价钱也会更加的便宜,以前没钱买书,或者舍不得花那么多钱买书的人,必定会毫不犹豫掏出口袋。”

蜀王以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王帅,这个其貌不扬(或者说,看起来并不像一个头脑精明的生意人)的人,还真能看出问题的本质,活字相对应雕版,那的确是印刷的一场大变革,如果真的把这技术散播开来……而现在,知道这个技术的人就只有一个,就是面前的王帅。

“如你所说,你这技术要是流传出去,别人也能轻而易举的模仿,那样的话,还靠什么赚钱?”

“回禀王爷,这就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从一开始想到这个活字,然后实验成功,我就没想过要一直独占这个技术,更多的人知道它,那我们国家和人民就会有更多的好处,我只需要打一个时间差就够了,即便倒时候遍地开花的话,我也将会是其中最大,最娇艳的那一朵。”王帅不想说社么社会责任感,自己本来就是剽窃别人的东西,用这些东西回报社会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这也与他的初衷相吻合。

“好!这样,你计算一下把印书坊开起来需要多少本钱,本王来出钱,聘你当掌柜的,如何?”

“王爷,小的已经想好了,初期可能需要一千到两千两白银,如果准备一万个常用字的活字模,再加上一些最常用字需要备用几个,甚至十个以上,那就需要最少两万个字,每一个字的成本我粗略估计需要五十文,这样就需要一百万文,就是一千缗通宝。当然,如果字体在分别按大小,就得多刻几倍,但现在小的觉得还没有必要。如果一本书卖几十到一百文的话,最多不超过两万本,就能收回成本,而小人设计的木活字的使用寿命至少在十年到二十年,这样的话,每年只需要有一到两千本书的印量,就足够保住成本,其它的就将是利润。”

“印一千本是能够达到,但是本王雕版印书,还从来没有单种书印一千本以上的,如果每种书只印几十,一百册的话,这利润可就小多了。”李遂似乎对王帅描绘的美好前程还有所怀疑。

“这个小的也考虑过了,因为道路的原因,成都印的书很难发送到幽州等那样偏远的地方去,这就是说如果印量过多的话,销路就会成问题,其实,说过来,这个问题也能解决,我们可以印那种独一无二的书,也就是说,别人无法模仿的书,比如时下流行谁的诗集,我们可以独家买断印书权,也就是说,诗人本人就只能找我们给他印,不然的话,就让他赔偿我们的损失。再说,活字技术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别人雕版印的话,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我们早就已经把该卖的都卖光了,该买的也都买了。”

“好,就按你说的办,本王出资三千两,最快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对于李遂来说,三千两,九牛一毛。

“如果人手够的话,最多两个月就可以开始印书。”王帅是这样计算的,最初刻一万个字的话,两个月六十天,每天两百个字,有个十个二十个人手的话,人手,时间是绰绰有余的。

“那就这样吧,两个月后开业,本王聘你当掌柜,全权负责,另外,本王还送你一成股份,对了,这个印书坊的名字,你可想好?”

“嗯,还是请王爷赐一个名字吧。”

李遂略一沉思,“就叫‘万卷’好了!”

“多谢王爷,这个名字太好了,要让天下文人立志,读书破万卷,那么就要来购买‘万卷’印书坊出的书。”

“哈哈……”李遂不知道是因为发现了王帅这个人才高兴呢,还是发现了一条财富之路而高兴,总之,李遂很满意。

“王爷,小的那就先行告退了。”

“好,好好干,王帅,本王不会亏待你的!”

“多谢王爷!”

王帅从王爷的书房出来,他没有和李遂讨论薪俸的问题,很明显的是,这个买卖初期可能并不挣钱,王帅估计都是朝着最乐观的地方在计算,如果悲观一点的话,形势可能就会差上很多,比如几十文一本的书,会有多少人有能力购买,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后世几十块一本的书都会被认为贵得离谱,许多人可以抽十几,几十块一包的香烟,一天几包,买几百一套的化妆品,一个月几套,但要是让他花几十块买一本书,他会肉疼的打颤。

打赏投票 书评
自动订阅下一章
A-
A+